在家突發腦梗,黃金3分鐘自救法,你真的掌握了嗎?

腦梗 ,它可能就在你家客廳的沙發邊、廚房的水槽前、甚至你刷牙時的鏡子那頭,不聲不響地,突然襲來。
它不像電視劇裡大張旗鼓,也不一定是劇烈頭痛、口吐白沫。有時它只是你突然說話變得模糊,手裡的牙刷掉地上,或者你剛想邁步,腳卻不聽使喚。
很多人第一反應不是打120,而是——“是不是沒睡好?”“是不是低血糖?”“是不是中暑了?”
錯過黃金3分鐘,可能就錯過了半輩子的生活品質。
你以為腦梗只找老人?現實比你想像得更紮心。
國家衛健委2024年發布的數據,全國每年新發腦中風患者超250萬人,其中40歲以下的發生率增長顯著。熬夜、焦慮、高鹽高脂的外賣、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 ,讓原本是「退休病」的腦梗,悄悄盯上了上班族、寶媽、甚至大學生。
腦梗分兩種,一種是“靜音模式”,沒什麼劇烈表現,自己都沒察覺,直到過幾天手腳不靈活才去醫院,醫生一看,完了,腦組織已經壞死了。
另一種是“閃電模式”,三五分鐘內就能讓人癱倒在地,失語、失明、昏迷接踵而至。無論哪一種,搶時間就是搶命。
很多人以為腦梗的「黃金搶救時間」是三小時,確實,醫院裡的溶栓治療窗口是3小時內(部分醫院可延長至4.5小時),但你能保證120五分鐘內到你家?能保證你當時還有意識撥打電話?
真正的黃金時間,是發作後的3分鐘內你有沒有做對第一步。
有人問:「在家還能幹嘛?不是只能等救護車嗎?」不,是能幹很多事。關鍵是,你得知道怎麼幹。
第一,不要站著。
很多人發覺自己不對勁,還硬撐著去洗個臉,結果剛進洗手間摔倒,腦出血直接加重。無數病例證實,腦梗初期伴隨血壓波動,站立只會讓大腦供血更差,不如靠在牆邊坐下,避免摔倒導致二次損傷。
第二,別喝水別吃藥。
這一點很容易被忽略。腦梗常伴隨吞嚥障礙,喝水可能嗆入氣管,引發吸入性肺炎。更別說有人擅自吃阿斯匹靈,結果不是腦梗是腦出血,直接把命搭上。
第三,立刻檢查四件事:微笑、舉手、說話、舌頭。
這個叫FAST原則。一旦發現嘴歪、手臂抬不起來、說話含糊、舌頭歪斜,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腦中風,立即呼叫120。打電話時要清楚交代地址、發作時間(非常重要!關係到醫院是否溶栓)、病人狀態。
第四,如果你是旁人,馬上找身分證、健保卡、手機備用電池或行動電源等,別等救護車到了才手忙腳亂。
時間就是神經,神經是生活能力,每一分鐘腦組織死亡的細胞以百萬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