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停止食用,比肥肉還傷血管,轉告父母,趁早撤下餐桌

呼籲停止食用,比肥肉還傷血管,轉告父母,趁早撤下餐桌
value101 2025-06-27 檢舉

 

三類人尤其要小心這類油

不是所有人對這種油的危害都一樣,尤其以下三類人,比較容易「中招」:

第一是有高血脂或家族性高膽固醇的人群 ,這類人本身血管就容易堵,再加上反式脂肪的“推波助瀾”,很容易出現胸悶、心悸等症狀。

第二類是中老年人 ,他們的血管彈性下降,一旦攝取太多氧化油脂,動脈斑塊會迅速增大,出現腦部血液供應不足、頭暈耳鳴等問題。

第三類是年輕但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的人 。別以為年輕就是資本,慢性發炎和內皮損傷早已在你不注意的時候悄悄發生,最後可能表現為心律不整、早搏,甚至猝死。

即使你體檢報告一切正常,如果你每天都在攝取這種油,身體也早晚會亮紅燈。

 

越「香」的,越要提防

不少人喜歡吃街邊的炸串、炸雞、炸臭豆腐,甚至家裡也愛用「炸一鍋全家吃三天」的方式處理食物。你覺得香,其實是因為油反覆加熱後產生了雜環胺丙烯醯胺 等物質,這些不僅傷血管,還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潛在的 致癌物

尤其是那些吃起來「酥脆」的油炸食品,它們的外皮往往油脂含量極高,熱量爆表,且油脂已經徹底氧化劣變 。你以為吃的是美味,其實吃的是「慢性毒藥」。

這些變質的油脂並不容易從身體代謝出去,它們會儲存在細胞膜、血管壁中,日積月累,形成脂質斑塊 ,甚至誘發 血管阻塞心梗腦梗

 

 

如何真正保護血管,不只是少吃肥肉這麼簡單

很多人常說「少吃點油不就行了?」但問題是,你吃的油不是少不少的問題,而是用得對不對 。真正對血管好的方式,是選擇穩定性高、不易氧化的油脂,如橄欖油、亞麻仁油等,盡量避免高溫爆炒。

炒菜時控制火候,不要讓油冒煙;食物炸過一次就別再回鍋;剩菜超過24小時,即使冰箱保存也不要再加熱食用。

 

還有很多人喜歡用豬油 炒菜,覺得比植物油更「香」。豬油雖然是動物脂肪,但如果沒有反覆加熱,它在一定程度上比重複使用的植物油更安全。但前提是 量少,溫度要控制好

平時多吃些富含抗氧化劑 的食物,如藍莓、紫甘藍、紅蘿蔔等,能幫助清除體內的 自由基 ,減緩血管老化過程。

 

 

同時,保持規律作息、控制情緒波動,才是對血管最好的保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