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也能降壓?研究發現:這種運動降血壓效果最佳,建議多練

高血壓能靠運動降下來嗎?如果效果真的堪比藥物,那到底是哪一種運動最有效?
一項權威研究給了明確答案,尤其對輕中度高血壓患者來說,運動的作用遠不止於輔助治療那麼簡單。
在過去,大家普遍認為控制血壓主要靠吃藥。但近年來,多項臨床研究表明,某些特定類型的運動,其降血壓效果與主流降血壓藥相當,甚至更優。
靜態運動,竟然是“降壓王者”
聽到「運動」二字,多數人的第一個反應是跑步、快走或騎車這類有氧運動。但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一項系統性評估發現,等長運動──也就是靜態發力的運動,例如靠牆靜蹲,反而比傳統有氧運動降血壓作用更顯著。
研究指出, 每日進行等長訓練,如靠牆靜蹲,每組持續2分鐘,間隔1分鐘,連續做4組,堅持5天/週 ,8週後收縮壓平均下降了8.24mmHg,舒張壓下降4.00mmHg。這個幅度,已經接近部分常見降血壓藥的效果。
而傳統快走或慢跑,雖然也能降壓,但平均降幅在5mmHg左右,效果相對溫和。如果你平常不愛動,短時間、高強度、靜態發力的訓練,可能更適合你。
血壓為什麼會因為這種運動而下降?
與有氧運動主要透過改善心肺功能不同,等長運動主要影響血管的彈性和神經調節能力。
人在進行靠牆靜蹲這類訓練時,肌肉會持續收縮,但關節不動,這會造成局部血流暫時減少。訓練結束後,血流重新灌注,刺激血管釋放一氧化氮,增強血管舒張能力。長期練習,血管更有彈性,血壓自然下降。
等長運動還能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減少壓力荷爾蒙分泌,降低心率,也有助於控制血壓。
這類訓練所需時間短、空間小,非常適合工作忙碌、運動基礎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