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四種跡象,說明你把孩子養得非常棒

同理心,也叫換位思考,是指能夠設身處地了解他人內心,將心比心地體會他人處境。
那,缺乏同理心的孩子是什麼樣的?湖北襄陽一個10歲的男孩給出了答案。
他曾在手機上偷用外婆近萬元的錢打賞網絡主播。
而這筆錢卻是外婆省吃儉用存下來的,是她整整一年的生活費。
記者讓他好好給外婆道個歉,男孩卻絲毫沒有半點歉意,還嬉笑反駁道:
“我沒有錯,道歉是不可能的,我才不心疼,這又不是我的錢!”
網友們看後不寒而栗,紛紛評論道:“太可怕了!”
缺乏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讓孩子竟變得如此冷漠無禮。
正如亞當·格蘭特所說:
教育孩子真正的考驗,並不是你的孩子能獲得何等的成就,而是他們將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們將會怎樣對待他人。
缺乏同理心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悲哀。
他們往往不會關心別人,對他人的痛苦無動於衷。
這樣的孩子,哪怕再優秀,也贏不了人格完整的人生起跑線。
那些善解人意的孩子,卻往往能廣結良緣,為自己積累一生的福報。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是他們成長中必不可缺的情商課。
在演員蔡少芬的微博中,經常可以看到她兩個女兒做家務的身影。
照片中,6歲大的包子妹妹,個子才剛高過灶台,一臉認真地切肉、切菜、倒油、炒菜......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儼然一副小廚娘的樣子。
無論是清潔地毯,還是種盆栽青菜、做曲奇餅乾,兩姐妹都游刃有餘。
有記者曾問她為什麼要讓這麼小的孩子炒菜做飯,蔡少芬回答說:
“其實做飯是最簡單的修煉,柴米油鹽也是一種成長和修行。”
很多父母覺得,廚房哪是小孩子應該呆的地方:
“孩子這麼小,動刀動火的,多危險啊!”
“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除了學習,其他都不用你操心。”
殊不知,大樹之下無芳草,過度的保護反而是對孩子的傷害。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
愛做家務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15:1,犯罪率為1:10。
禮物籃
由此可見,做家務對孩子的正面影響,是尤為明顯的。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曾說:
培養身心健康的人,必須在體力勞動中完成。
一個雙手不沾陽春水的孩子,即使成績再好,也很難體恤父母、承擔責任。
購買維他命和補充劑
一個被生活的煙火氣熏陶過的孩子,長大後一定可以更好地謀生與愛。
父母若是束縛住孩子做家務的手腳,無異於斬斷他們未來展翅高飛的翅膀。
美國思想家艾默生曾說:
孩子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主要取決於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裡所接受的愛、陪伴和榜樣示範。
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
所有身心健康的孩子,都離不開背後父母的辛苦付出。
孩子如果有這四種跡象,恭喜你,說明你很優秀,把孩子養得非常棒:
既能在父母面前真實表達情緒,也能從家務中擔起肩上責任;
既懂得在相處中理解他人,也知道在失敗時接納自己。
育兒是一場修行,養的是孩子,修的是父母,願我們都能學會成就孩子,同時圓滿自己。
與各位家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