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聽到伴侶說話就煩躁,有股無名火,真正的原因不是你討厭他,也不是你脾氣不好,而是…

如果你一聽到伴侶說話就煩躁,有股無名火,真正的原因不是你討厭他,也不是你脾氣不好,而是…
value101 2025-10-25 檢舉

 

當愛人的聲音變成"緊箍咒"

“你今天吃藥了嗎?”

李先生話音剛落,王女士就像被點燃的砲仗,瞬間炸開:“天天問天天問!我是三歲小孩嗎?能不能別跟管孩子似的管我!”

李先生愣住了,舉著水杯的手僵在半空。他只不過想起妻子感冒還沒好,順手倒了杯溫水遞過來。

看著妻子怒氣沖沖的背影,他默默把水杯放在桌上,心裡滿是委屈:“我只是擔心她的身體啊。”

這樣的場景在他們家中每週都要上演三到四次。

王女士事後總是懊悔不已,一個人躲在衛生間裡揪自己的頭髮:“我知道他是好意,可那一刻就是控制不住。聽到他那種關心的語氣,我就莫名火大,彷彿又回到了被媽媽嘮叨的少女時代。”

心理諮商師分享說,這不是例。

程式設計師小張今年32歲,他說現在只要聽到妻子說「記得」這兩個字,他就頭皮發麻。 「記得帶鑰匙」「記得要繳電費」「記得打電話給媽媽」…

這些都是正當提醒,但每個「記得」都像一根針,刺在他記憶最敏感的地方。

小時候媽媽就是這樣沒完沒了地嘮叨,現在妻子一開口,他就彷彿看到媽媽站在面前。

最讓小張哭笑不得的是,他發現自己也不知不覺開始用「記得」開頭說話。

“有天我居然對妻子說'記得今天是我生日',說完自己都愣住了。原來我們都在重複著從原生家庭帶來的對話模式,就像穿著別人的舊衣服,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來源:視覺中國

 

那些藏在日常對話裡的"記憶地雷"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在潛意識裡埋下了無數「記憶地雷」。當伴侶的某句話、某種語氣不小心碰到這些地雷,就會引發連鎖反應。

朋友小林老師今天28歲,溫文爾雅,卻總在男友表示關心時突然發火。

「後來我才明白,『別吃這個會上火''別去那裡不安全'這樣的關心語,讓我想起了前任以愛為名的控制。現在只要現任一說'別'字,我就條件反射地反抗,彷彿又要失去自主權。”

老陳今年40歲,是個部門主管。他說每次妻子說起“你看人家老王……”,不管後面接的是什麼,他都會立刻炸毛。

“我爸從小就拿我和別人比,'你看鄰居家孩子考了多少分''你看你表哥多懂事'。現在只要妻子一提'你看人家',我就彷彿又變成了那個永遠不如別人的小男孩,立即進入戰鬥狀態。”

從事設計工作的阿傑有個敏感點——「你確定嗎?」這句話。

“我的創意總被前老闆否定。每次提案他都說'你確定嗎?',然後全盤推翻。現在伴侶一問'你確定嗎',我就覺得受到質疑,立即豎起全身的刺準備防衛。”

這些瞬間的反應,與其說是對當下對話的回應,不如說是對過去創傷的條件反射。

就像巴甫洛夫的狗聽見鈴聲會流口水,我們聽見某些特定的話語,也會自動產生情緒反應。

 

來源:視覺中國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