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缺席的女孩,一生在玻璃碴裡找糖吃,男孩一輩子學不會擔當:一聲爸爸,背後遠不止賺錢養家

父愛缺席的女孩,一生在玻璃碴裡找糖吃,男孩一輩子學不會擔當:一聲爸爸,背後遠不止賺錢養家
value101 2025-10-25 檢舉

父愛缺席的男孩,就像沒人教游泳就被推下水,他們可能學會狗刨勉強不沉,但永遠不知道正確的姿勢是什麼。

所以更大機率變成工作狂卻冷漠的“複製版爸爸”,或者徹底擺爛,遊戲人間,因為沒人教過他什麼是責任。

最可怕的是,這種模式會代代相傳,不斷循環。

當然,我們不是在要求人人做“完美爸爸”,而是呼籲爸爸的在場,呼籲關心和愛的在場。

或許爸爸們自己都想不到,你不需要成為多厲害的人物,不需要人格完美無瑕,你認真做好手頭要做的事,給予家人正確的愛與關心,就可以給孩子一座能量的“富礦”,幫助他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

 

來源:視覺中國

 

三個小改變,打破父愛缺席的魔咒

如果你是位爸爸,別慌——改變永遠不嫌晚。

父親的陪伴與引導,是孩子成長中最溫暖的陽光,是任何物質都無法取代的寶貴財富。

如果你想改變,或給另一半建議,這裡提供一些小方法,可以參考使用。

①每天15分鐘"專屬時間",放下手機,關上電視,專心陪伴孩子

這15分鐘不是普通的時間,而是心與心交流的黃金時刻。

陪孩子玩喜歡的遊戲,哪怕只是搭積木、畫畫;

睡前讀一本繪本,用不同的聲音扮演角色;

散步時聽孩子聊聊學校裡的趣事,不要急著評判;

一起做簡單的家務,煮飯、整理房間…

②把肯定的話說出口

「爸爸為你驕傲」「你這個想法真棒」——這些話就像存進情感銀行的錢,會在孩子未來人生中產生巨額利息。

③做比說更重要

你如何對待妻子,如何面對困難,孩子都看在眼裡。當好老公往往就是當好爸爸的最佳捷徑。

父親的改變,孩子的未來,父愛可以遲到,但永遠不要缺席。

 

來源:視覺中國

 

給在父愛缺失中長大的你

請認清自己的「情感軟肋」。

當你發現自己又一次被若即若離的人吸引時,停下來問問自己:這種熟悉感來自哪裡?是不是很像父親給你的那種不確定的愛?

意識到這一點,就是打破循環的開始。

給自己重新「補課」。

28歲的小蘇是透過心理諮商想明白的。她總是被冷漠的男人吸引,是在重複尋找父親的認可。

“現在我會刻意選擇溫暖穩定的人相處,雖然一開始不習慣,但這才是健康的關係。”

學會做自己的“好爸爸”,給自己肯定,為自己負責。

小陳的父親在他小時候就離開了,現在他學會了自己給自己買生日禮物,在自己取得成就時大聲誇自己:「幹得漂亮!」這聽起來有點傻,但真的很管用。

建立健康的情感邊界,學會說“不”,不再無底線地付出。

在一段關係開始時就說清楚自己的底線,如果你覺得不被尊重,就勇敢離開。

父愛不只是血緣,更是看見、回應和陪伴,這份愛,奠定了孩子一生的情感基調。

多多轉發今天的文章,讓更多想愛但不會愛的爸爸看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