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自卑”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

因为太自卑,他总是在否定自己,认为自己能力有限,做不了任何大事。
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他错过了很多自我发展的机会。
工作第三年时,有个大学校友创立了一家公司,邀请他去做软件研发部的经理,还专门给他安排了一间办公室。
他内心很想尝试一下,但又认为这个职位太高了,自己承担不了重任。
纠结许久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份别人梦寐以求的工作。
如今校友的公司已上市,如果当初他能克服自卑,毅然决定加入,估计早已实现财务自由。
听过一句话:
“你可以拥有一段糟糕的经历,但是不能放纵自己过糟糕的人生,命运只负责洗牌,出牌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的确,每个人身上都有不足之处,比如外表不够美、见识不够多、能力不够强等等。
如果总是怀着“我不够好”的想法,那当然不可能拥有健康的自尊,也不可能获得成功。
如果能做到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为了弥补缺陷去努力,自卑就可以转化为一种积极的能量。
这不仅是最聪明的做法,更是成大事的关键。
朋友读高中时,全班同学中只有她口语最差,每次一开口就会被嘲笑。
于是,她抱着“我口语差,所以更要付出加倍努力”的心态,每天都留下来补课,期间还主动去结交口语好的同学,和他们练习对话。
经过不懈努力,她的口语突飞猛进,与任何人交流都能轻松解决,对答如流。
当你与自卑面对面、硬碰硬,别人认为不好的,你偏要让它变好;不如人之处,你偏要努力提高。
如此一来,自卑不再是我们一直恐惧的敌人,而是促进我们向上的盟友。
它会让你与众不同,发出属于自己的光。
超越自卑,走向成功的人生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积累,不会因为你一时的自卑而影响你最后的高度。
如何超越自卑,走向成功的人生呢?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书中提出:
找到你心中的弱点,接受它、面对它,你就可以在有限的生命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走向成功的人生。
提起演员徐峥,为人熟记的就是他那标志性光头,然而这个造型,曾是他的自卑源泉。
徐峥年轻时头发蓬松、飘逸、柔软,从来都不需要梳子,因此还当过发型模特。
但从大二开始,徐峥就毫无征兆地大把大把掉头发,此时他才二十岁,风华正茂,却要面临秃头的窘迫。
“如果你45岁秃顶,你仍然是一个优雅的男士,你秃得名正言顺、理直气壮。
但如果你20岁就秃顶,你就是一个鬼鬼祟祟的小人,你做所有的治疗都是一个笑话。”
徐峥就是这样一个笑话,每次他治脱发时,宿舍楼道里就有人敲着脸盆大喊:“徐峥开始治头发了。”
一次他不小心打翻了生发水,立马有人嘲笑道:“你们说这桌子会不会长头发啊。”
为此,徐峥自卑到了极点,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会因为头发不能成为演员吗?
他压抑到了极致,干脆给自己剃了个光头,没想到这样直面自卑,反而落得轻松。
徐峥不再苦苦纠结自己是“少年秃”,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磨砺演技上。
大学毕业后,徐峥先是进入话剧界,拿下中国戏剧届最高奖项白玉兰奖。
随后参演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猪八戒一角,创造当年收视的奇迹。
后来转战电影界,拍出多部票房过亿的电影,成为国内最卖座的喜剧导演。
从自卑的脱发少年到自信的光头导演,是徐峥选择了接纳自己的弱点,才有了继续前进的勇气,从而实现了个人价值。
正如他在《星空演讲》所讲:
“承认自己角色当中小丑的一面,就像有勇气承认你生命当中的缺点和不足一样,别人的态度再也不能左右你,你知道自己的初心在哪里。”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面对的一面,但它并不能成为你自卑下去的理由。
与其活得像个落难者一样,向所有人抱怨自己的不幸遭遇,不如坦诚面对自己的弱点和短板。
你便能突破自卑的桎梏,完美蜕变,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写在最后
有句话说:
“痛苦是人生的催化剂,它使弱者更弱,强者更强。”
自卑也是如此,对于弱者,自卑是一种枷锁,它处处给自己设限,人生之路越走越窄。
而对于强者,自卑是一种力量,它能激发自身潜力,创造人生的无限可能。
人不能承受生命之轻。
只有正视自己,才能看见心底的自卑;只有正视自己,才能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愿你我都能超越自卑,余生做个最闪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