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要「教訓」一個人,會採取這幾種方式,是禍躲不過

人生太順,不是什麼好事。舉個例子,一個人多年不生病,那他未來一生病,就會是要了他小命的大病。
這就是所謂的「物極必反」 。 太順了,是極端,太曲折了,也是極端。唯有半順半曲折,才是人生的長久之道。
3.不懂得適可而止,會大禍臨頭。
老子在《道德經》第九章中寫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意思是,過度盈滿,不如適可而止。顯露鋒芒,勢頭不可能長久。金玉滿堂,你終究是守不住的。富貴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給自己留下禍根。
你很有本事,賺到了不少錢,鋒芒畢露,就肯定有人會看你不順眼,從而針對你、整蠱你、算計你,甚至要搞臭你,那你就真的成為眾矢之的了。
老子的觀點是,要想在人世間長久地活下去,就需要低調、適可而止。鋒芒畢露,要不得;錢財名利,差不多就行了;越有本事,越要藏拙,裝笨,大智若愚。
只是,並非所有人都懂得這個道理。不少人小有成就,便不可一世,認為自己了不起,洋洋自得,就會到處樹敵,不得善果。
為人處世,不妨適可而止,堅持「剛剛好」的原則,不讓自己成為人人都留意的目標。否則,大禍將至。
4.德不配位,德不配財,必惹災殃。
富二代、富三代,都面臨一個問題,創業難,守業更難。 創業一事不簡單,但守業一事,對於富二、三代來說,真的難上加難了。
創一代打拼出來偌大的基業。隨著創一代離世,這些基業都有可能被子女、兒孫揮霍一空,根本守不住。
比如說秦二世胡亥,將父親秦始皇嬴政的基業揮霍一空,最終被趙高搞死;比如說隋煬帝楊廣,將父親隋文帝楊堅的基業揮霍一空,最終死在了宇文化及的手中。
這兩個人,都有不錯的開局,為什麼最後還是敗光一切,身死道消?這就是孔子談到的,德不配位,必惹災殃。
德行,配不上所擁有的位置、財富、事業,那位置、財富、事業就會反噬當事人。以往有多光彩,後邊有多淒慘。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讓能力配得上自己的野心。慾望超過實力,會被深淵吞噬。實力跟慾望相匹配,才會受到天道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