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時被杜拜富豪“收養”,10年前火遍全網的“混血小蘿莉”長大了:富婆夢都是假的!

Breanna現在每個影片仍有人刷“懷念迪拜小公主”,而她最新動態是穿著校服在便利商店買飯糰——這何嘗不是種幸運?
想起兒童發展專家那句忠告:「被鏡頭對準的孩子,瞳孔裡映出的不是世界,是手機螢幕。」下次看見萌娃影片爆火,或許該多問一句:此刻他是在享受遊戲,還是在扮演觀眾想要的「可愛」?
網友熱評:
這波流量童工潮早該管管了。
親戚家娃五歲拍玩具開箱,現在拆禮物第一句問“能上熱門嗎”,聽得人心裡發毛。
那些追著Breanna問落差的網友才最該反思吧?
孩子能回歸普通生活明明是天大幸運。
見過最窒息的操作是母嬰部落客讓兩歲娃直播說“給阿姨們比心”,孩子連“心”是啥都不懂!
說個冷知識:某平台兒童網紅退貨率87%,多數帳號停更時間正是孩子升小學三年級-課業壓力一來,虛假繁榮秒崩。
真心佩服帶娃當公益手工的媽媽。
早前看過報道,她女孩現在國中還堅持每月給特教學校手工材料,這波價值觀穩贏。
現在刷到曬娃影片都條件反射看點讚數,破萬的直接劃走。不想當這畸形流量的幫兇。
別家娃紅不紅真不重要。
昨天兒子花三小時搭的積木塌了,他氣鼓鼓重來的樣子,比什麼網紅都珍貴。
挑個刺:文中八歲化妝案例有刪減。
完整版是女孩偷用媽媽信用卡買三千塊化妝品,就為拍「貴婦開箱」──這波操作該罵的是誰?
專家總說家長要監管,可多少爸媽自己就沉迷刷贊?
朋友夫妻為娃影片要不要買推廣吵到離婚,魔幻現實。
不吐不快:某些平台演算法就是元兇!
三歲孩子嗦麵能推千萬播放,認真拼樂高的影片反而沒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