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雞怎麼知道時間,為何每天都能「準時打鳴」?直到2013年才被破解

公雞怎麼知道時間,為何每天都能「準時打鳴」?直到2013年才被破解
value101 2025-08-18 檢舉

這道光線會通過公雞視網膜—下丘腦通路,抑制松果體分泌褪黑素,從而解除對公雞雄激素的壓制。

 

 

邏輯捋一下。

夜間,公雞體內的褪黑素壓制雄激素,但在察覺到日出前的微弱光線后,褪黑素減少分泌,雄激素提高,從而讓公雞的狀態,從迷迷糊糊到異常亢奮,接著忍不住發出一聲聲響亮的雞鳴聲。

久而久之,即便公雞被關在屋內,無法接收到日出前的微光,它也能準時鳴叫,因為公雞體內已經形成了生物鐘。

 

舉個例子。

你在工廠負責做早餐,每天4點準時起床,剛開始,你需要鬧鐘,過了幾天,即便沒有鬧鐘,你也能在4點準時醒過來,這就代表你體內也形成了生物鐘。

但是如果環境改變,生物鐘也會慢慢紊亂,所以公雞被關在24小時昏暗的燈光下,過了2周,打鳴規律就亂套了。

母雞為什麼也會打鳴?

當母雞體內激素失衡,左側卵巢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導致體內雄激素占主導后,它會慢慢雄性化,例如雞冠增大變紅、頸部羽毛變艷、停止產蛋等。

 

此時,母雞也會像公雞一樣鳴叫。

如果一個族群中,沒有任何一只公雞,那麼地位最高的母雞,也會像首領公雞一樣第一個負責打鳴,用來宣示領地和階級地位。

但在野外,母雞鳴叫是極其危險的行為,因為母雞的鳴叫聲,遠不如公雞那麼響亮且具有穿透性,非但缺乏對天敵或其他族群的震懾力,反而能讓它們察覺到,這支雞群中沒有公雞,可以沖過去搶奪它們的地盤。

 

此外,如果在產蛋過程中太過疼痛,母雞會通過鳴叫來表達情緒,產蛋后,母雞也會通過鳴叫的方式,告訴公雞前來守護,減少被蛇鼠破壞的風險,只不過在養殖場,主人聽到母雞鳴叫后,會笑瞇瞇的拿走雞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