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簡潔易操作的社交心法

其實,真正的友情不是秀給人看的棉花糖,大多數時候它是默默無聞的。然而,“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個人在患難時刻,要看看誰還站在你身邊,給你溫暖、給你鼓舞、給你力量。記住他,然後,一輩子對他好。
——王立群,《讀者》2021年第14期
生活裡,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
當有人常說你這不好、那不好的時候,你會逐漸自我懷疑,甚至失去對生活的熱情;
而當有人誇讚、鼓勵你的時候,你反而很有動力,充滿相信去應對生活的問題。
管理學中有個詞叫做“社會傳染”,意思是一個人在社會環境中,很容易因為他人的態度,影響自己的所作所為。
深以為然。
人與人之間是有能量流動的,和不同的人相處,就會有不同的結局。
與其讓自己被他人負面情緒影響,不如多靠近能啟動自己的人 ,讓彼此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最簡單的社交,遠離能量吸血鬼
知名心理醫生朱迪絲‧歐洛芙曾說:
很多人之所以過得不快樂,是因為身邊有「能量吸血鬼」。
長期和這樣的人待在一起,即使你活得很好,也會逐漸變得崩潰。
心理學家武志紅講過一個真實案例:
夏夏有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兩人相識十幾年了,但是在朋友面前她常常自卑得抬不起頭。
平日里,一起出去,玩什麼、吃什麼,都是朋友說了算,結帳時又總是夏夏出大頭。
除此之外,朋友還特喜歡貶低她,說她腦子笨、性子悶,只有自己才願意跟她玩。
慢慢地,夏夏也越來越不自信,甚至覺得自己根本不配被喜歡。
就算明知自己在被朋友欺負,她也不敢放棄這段關係。
這才明白了蘇岑那句:“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
現實生活裡,總有人嘴上說著“只有我為你好”,卻句句都在否定你。
這些人可能是朋友、同事,甚至是親人。
當你接受了他們的“關愛”,就如同允許一隻螞蟻趴在你身上吮吸,這只會讓自己痛苦不堪。
而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設定界限,間接性屏蔽他人的聲音。
曾在網路上看到一則熱門貼文:
網友@貓姐有幾個關係非常要好的朋友,大家相處也非常愉快。
但自從上班之後,她的朋友常抱怨生活艱難,老闆都是周扒皮……
一開始她不以為意,還想大家都是朋友,自己應該充當愛心閨密,幫助對方紓解負面情緒,理所當然。
一段時間後,她發現自己也變得越來越喪,負能量滿滿,幹啥都想挑刺。
她才意識到,長期給他人當情緒垃圾桶,竟耗費了自己身上這麼多的能量!
醒悟後,她刪除了所有愛訴苦的朋友,才恢復到曾經輕鬆、有盼頭的生活狀態。
網友紛紛為她按讚,並說與某些人保持距離,不是無情,而是自保。
人到中年,時間越發珍貴,精力愈發有限。
與其被所謂的「朋友」耗盡能量,不如把更多的時間,留給真正的朋友。
人生下半場,用更多的空間迎接滋養你的人,才能活得更從容、更豐盈。
來源:視覺中國
最踏實的社交,靠近能啟動你的人
很認同一句話:真正的朋友,是讓你相信自己能行的人。
熱門影集《長安的荔枝》,主角李善德在被算計,接了個必死的任務後,驚恐到了極致。
恍恍惚惚的他,在街上遇到了好友韓十四和杜甫。
聽說他的遭遇後,兩人並沒有指責他為何不認真審查敕牒,更沒有落井下石。
而是積極為他出謀劃策,都想在危急時刻拉他一把,杜甫更是用一個老兵沙場求生的故事,鼓勵他「搏命一試,才能絕境逢生」。
因為好友的開導,才讓李善德在面臨荔枝難以運轉時,仍能沉下心去尋找合適的方法,為自己和家人找到了一條生路。
如同一句老話所說,人生無非兩種境遇:一種全是奇蹟,一種沒有奇蹟。
真正的朋友,就是那個在你瀕臨放棄時,為你點燃希望、創造奇蹟的人。
靠近他們,你總能在絕境中,激發出新的潛能,找到破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