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嘴,暗示了一個家庭的命運

《論語》有言:“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
言語的力量,小到能影響一個人,大到能改變一個家庭。
一句刻薄的話,可使至親寒心半生;一句暖心語,可替家人遮風擋雨。
一個家走過什麼樣的子,看女人的嘴巴就知道。
家人之間是無處不接近,還是漸行漸遠,往往就藏在女人的言語之間。
說話不傷人,家庭更和睦
俗話說:“利刃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
刀子嘴的人,總以為說幾句狠話無傷大雅。
卻不知道那些話像釘子,插進親人身上,帶著血拔出來,留下疤痕。
家庭因口舌之爭崩離析,多少親人因言語刻薄而形同陌路。
家人不是敵人,不需要你唇槍舌劍;家庭不是戰場,容不下你冷箭傷人。
明朝萬年年間,有姓趙的婦人,性子潑辣,說話從不留情。
先生在外做小生意,有幾次算錯了,虧了兩銀子。
趙氏指著丈夫鼻子罵道:“窩囊廢!嫁給你真是倒了八輩子霉了!”
兒子讀書偷懶,她抄起掃帚邊打邊吼:“考不上功名,趁早去街頭要吃飯!”
女兒端茶時摔了碗,她冷笑:“手腳這麼笨,將來婆家打死你活該!”
十幾年後,丈夫鬱鬱而終,兒子離家出走,女兒嫁人又未回門。
趙氏晚年獨居破屋,逢人哭訴兒女不孝。
卻不知這一生是她用刀子嘴,親手切斷了血脈的暖。
《朱子家訓》有雲:“居家戒爭,則終兇。”
丈夫晚歸,一句你還知道回來比沉默更冷;孩子犯錯,一句沒出息比打罵更痛。
治家之道,口不藏刀,心不留怨。
夫妻之間,少說一句責備,多留三分餘地;
親子之間,少一點否定,多幾分鼓勵。
真正的聰明女人,遇事緩三分,開口暖人心。
把責備換成理解,把埋變成寬恕,日子才能越怨越興旺。
口吐善言,福氣自來
彼此學大師卡耐基曾說:“真誠的讚美是認真的潤滑劑。”
俗話說「讓人如沐春風,也讓人如墜冰窟」。
一個家是積德還是積怨,往往從女人開口的那一刻就埋在下面的伏筆。
對家人惡語相向,走罵福氣;對同伴冷嘲熱諷,澆熄了溫情。
嘴上有德的女人,才能給家庭攢厚福。
唐朝時期,唐太宗李世民脾氣急躁,常因朝政發火。
有一次,他因大臣魏徵直言進諫,氣得回宮大罵:“遲早殺了這個鄉巴佬!”
長孫皇后聽聞,沒有急著勸解,而是換上隆重的朝服,向太宗行禮道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