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獨往的人,不是獸,就是神

獨來獨往的人,不是獸,就是神
value101 2025-05-02 檢舉

亞里斯多德在《政治學》中寫道:“離群索居者,若非神明,即為野獸。”

這些年,我見過太多形形色色的人,有人極度渴望社交,每天迎來送往。有人深居簡出,寧願與貓狗為伴,也不願意跟人打交道。

後來我發現,但凡有所成就的,都是那些平時不善交際、獨來獨往的人。

 

01

不是沒有社交的能力,而是沒有逢場作戲的興趣。

大家發現沒有,社交場上有個非常神奇的現象:

兩個人的時候就說真心話,三個人的時候就說場面話,四個人以上簡直就是鬼話連篇。

大部分的社交,其實都是逢場作戲。

每個人都戴著面具,當著你面,講著捧高讚美的話語,背地裡卻恨不得捅你一刀。

它像是一場精心編排的戲劇,每個人都在扮演各自的角色,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做著並非本意的事。

你去參加高端局,飯局表面上是熱鬧的,但其實是某些人的專場。

你也許就是一個“跑腿的”,別人還嫌棄你動作不麻利。

你也許是一個湊數的,多你一個人,還有人嫌棄你礙手礙腳。

所有人嘴裡說的都是場面話,給有地位、有權力的人捧臭腳。

從來沒有人真正記得你,更不會有人在飯局之後還會繼續關注你。

 

如果你是個有用之人,你就成了被「阿諛奉承」的對象,大家說一些虛偽的話來討好你。

所有人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人聲鼎沸,處處都是巴結的聲音,處處都是恭維的言語。

不同層次的人,參加酒場飯局,面對著不同的待遇。

人際關係講究的,始終是實力、利益。

你有本事,別人就奉承你。你沒有本事,別人就看不起你。

正如《增廣賢文》所言:“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

聚會上,人們只會給有錢人敬酒,而不會給窮人敬酒,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

真正的強者,都是沉默的。

他們不是沒有與人相處的能力,而是沒有逢場作戲的興趣。

虛假的推杯換盞,不如真實的自我獨處。

與其跟外人逢場作戲,不如回歸自我的天地當中,過著真實真實的生活。

獨來獨往的人,看似很孤獨,但其實他們內心豐富,根本不害怕一個人獨處,甚至非常享受這種清靜。

 

 

02

生命無需過多陪襯,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

人在年輕的時候,特別熱衷呼喚朋喚友,特別喜歡迎來送往。

不知不覺間,我們的世界裡就塞滿了人。

但如果你把錯誤的人請進了自己的生命裡,是對你生命的損失。

讓你用在自己身上的時間,變少了;讓你用來提升自己價值的時間,不夠用了。

胡適剛到上海的那幾年,為了排遣內心的孤獨,他結識了一群酒肉朋友。

在狐朋狗友的帶領下,不到兩個月時間,從打牌到喝酒,他一步步都學會了。

從前愛讀書的他,不再研究學問,大部分時間都和那些人聚在一起喝酒、打牌。

看著胡適一天沉淪下去,他的兩位好友心急。

好友王雲武好言相勸,希望他能遷居重新開始,隨後也推薦他去教國文。

 

同鄉許怡蓀更是苦口婆心,幫助他改掉壞習慣,讓他安心複習,迎接考試。

就這樣,胡適逃離原來的圈子,開始獨來獨往,潛心鑽研學問,成了一代大家。

到了一定年齡,請務必收起你的人情世故,涼薄一點,冷漠一些。

人活到極致,不是一味地走入喧囂,更不是將太多的人請進生命裡。

一個人的成熟不是你有多善於和人交際,而是學習與孤獨和平相處。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