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沒有腦部供血不足,走路知道?提醒:腦供血不足走路常有6異常

人有沒有腦部供血不足,走路知道?提醒:腦供血不足走路常有6異常
value101 2025-06-27 檢舉

 

你有沒有註意過,有些老人走起路來忽快忽慢、東倒西歪,甚至走著走著突然停下來發愣?

這不是簡單的年紀大了腿腳不靈便,很可能是腦部供血不足 在發出訊號。

人到底能不能從走路的方式看出腦子裡的血流夠不夠?

答案是:確實能。特別是以下6種走路時的異常表現,更值得警覺。

 

走路像踩棉花,腳下沒底

不少人會形容自己走路的時候“像踩在棉花上”,腳底發虛、發飄。

這種感覺其實不是腿的問題,而是小腦或是腦幹供血不良所引起的平衡感紊亂。小腦是我們控制協調和平衡的關鍵部位,一旦供血不足,身體就容易“指揮失誤”,走路自然就不穩了。

尤其是在光線暗、地面不平或剛起身的時候,這種「漂浮感」會更加明顯。很多人誤以為是腿軟,其實根子在腦部供血 出了問題。

 

走路「八字腳」突然加重

走路輕微外八字其實是常見的,但如果本來走路正常,突然變得「八」得厲害,甚至腳步越來越外擴,那就要小心了。

這和腦白質的功能下降有關。 腦白質是傳遞神經訊號的重要通道,當長期供血不足,神經訊號傳導就會變慢或失調,結果雙腳的控制能力就變差,走路不自然,步態逐漸變形。

有些人還會伴隨動作遲緩、走路拖沓,像「踩著拖鞋」一樣,這也可能是腦部供血不足的早期訊號。

 

走著走著突然發愣或停下

這類情況在中老年人中不少見:人還在走,腳卻忽然停了,像是「卡殼」一樣。站著不動、眼神發直,幾秒鐘後才緩過神繼續走。

這很可能是額葉供血不足導致的「凍結現象」。 額葉負責我們的注意力、計劃和行動指令,一旦供血不夠,指令就會暫時“掉線”,人就像突然失去控制一樣。這不僅影響生活質量,嚴重時還有跌倒的風險。

 

步伐忽快忽慢,節奏紊亂

正常人走路節奏是比較平穩的,一旦出現節奏不一致,例如有時候突然快、有時候又特別慢,甚至走兩步就停一停,這種「走走停停」的狀態,就要考慮是不是腦部血流出了問題。

特別是基底節區域供血不足時,會影響到運動的協調性與連續性。 基底節像是運動的“節拍器”,一旦這個“節拍器”亂了,走路的節奏自然也會亂。許多帕金森氏症患者早期也是以此步態異常表現出來的。

 

 

身體左右搖晃,容易偏斜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