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洗頭3不要、泡腳3不該”,注意這些小事,全年少生病

夏季養生:“洗頭3不要、泡腳3不該”,注意這些小事,全年少生病
value101 2025-06-27 檢舉

 

每年一進六月,門診里奇奇怪怪的「夏天病」就開始紮堆:有人頭暈噁心查不出病因,有人突然耳鳴睡不著覺,還有人腳底發熱、晚上出虛汗、甚至老覺得心煩氣躁。

問診下來,一大半都跟夏天的生活習慣脫不了乾系。

 

很多人以為夏天養生不重要,覺得是老人家才該關心的「玄學」。但現實是,年輕人出問題的速度比想像中快得多。

夏天是陽氣最旺的季節,也是身體調節最頻繁、最容易「偏離」的時候。養生不分年紀,尤其在這個冷氣、冰飲、熬夜齊飛的季節,更得講究點兒。

說實話,很多人就是敗在這些看起來「無傷大雅」的小事上。尤其是兩個行為:洗頭泡腳 。說它們是健康的“隱形殺手”,一點都不過分。

 

先說洗頭。

夏天洗頭的確舒服,頭皮清爽,整個人都輕快。但別忽視這三個“不要”,真的是很多人反覆生病、頭痛、耳鳴甚至落下慢性病的元兇。

第一個不要:頭髮沒乾就睡。

這條簡直是老生常談了,但還是有太多人不當一回事。頭皮是全身毛孔最密集的部位之一,晚上溫度下降時,濕髮會讓頭皮長時間處於冷濕狀態,容易造成血管收縮、局部供血不足。

臨床上常見的神經性頭痛偏頭痛 ,不少人都是這樣「睡」出來的。

 

第二個不要:洗完頭馬上吹冷風。

空調直吹、風扇猛吹,舒服是舒服,但你不知道的是,這種「冷刺激」會讓皮膚表層血管和深層毛細血管瞬間劇烈收縮,血液循環被打亂,肩頸僵硬、頭暈噁心 、甚至 誘發面癱 都可能在這時埋下伏筆。

尤其是辦公室白領,早上洗完頭趕地鐵,冷氣一吹,下午就開始頭沉乏力。

第三個不要:「洗頭狂人」式頻率。

頭髮天天洗,甚至一天兩次,聽起來講衛生,其實已經破壞了頭皮的天然屏障 。皮脂腺分泌被打亂,頭皮更容易出油、搔癢、掉髮。長期下去,還可能誘發 脂漏性皮膚炎 ,頭皮屑滿天飛不是沒來由的。

 

再說泡腳。

很多人以為泡腳是冬天的專屬,其實夏天泡腳更講究,泡錯了,反而加重身體負擔。下面這“泡腳3不該”,值得背下來。

第一不該:飯後立刻泡。

剛吃完飯,血液集中在胃腸消化系統,泡腳會導致血液重新分佈,影響消化吸收。很多人泡完腳就覺得脹氣、反胃,不是巧合,是典型的「血流錯配」。

 

第二不該:水溫過高。

很多人有個錯誤認知,覺得水越燙越解乏,甚至用接近50℃的熱水泡。殊不知,夏天本是陽氣外浮、血管擴張的季節,水溫太高反而讓血壓波動大、心跳加快,尤其對高血壓、心腦血管病人非常危險

有個病例,一個中年人泡腳泡到暈倒,送到急診時已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跟水溫直接相關。

第三不該:泡腳時玩手機、坐太久。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