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傷腎喝水行為曝!「它」最常見:害三高、痛風、結石、加速腎衰竭

瓶裝水會增加人暴露於塑膠微粒的風險。
此外,許多瓶裝水富含過多的電解質,反而造成腎臟的負擔。
事實上,民眾、腎友可把自來水經過簡單過濾與煮沸後,作為每白開水的主要來源。
5/7
5. 起床第一杯水太晚喝
身體最缺水時間為起床還沒喝第一杯水的清晨,因為晚餐後人開始少喝水,但睡眠過程,水分仍持續流失,水分流失導致血液濃縮,清晨時刻起床口渴,也是清晨中風與心梗的原因,更危害腎功能。
6. 因為頻尿就不喝水
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刻意減少喝水會加速腎功能的惡化。
6/7
7. 天冷或冷氣房就忘記喝水
低溫會掩蓋掉口渴感覺,讓人少喝水,但低溫讓血管收縮,不喝水讓血液濃縮、黏稠度升高,增加腎臟的負擔,也是造成冬天心梗的原因。
8. 晚餐後或睡前大量喝水
此時大量喝水會影響睡眠品質,導致夜間頻尿與自律神經失調,會讓代謝、免疫失常,也會讓腎臟負擔大增。
7/7
9. 以湯或飲料代水
長期用含糖飲料、碳酸飲料、加工茶飲等取代水,會增加腎臟負擔,且增加蛋白尿與代謝症候群風險。
大部分的湯常含有過多的油脂、熱量、鹽分、糖分對腎臟負荷與傷害更勝飲料。
10. 運動後大量灌白開水
運動後猛灌白開水,可能會出現噁心頭痛,很多人誤以為是喝太冰太涼的水導致,其實是灌進大量水分導致的高風險「低鈉血症」。
人體大量水分流失時,補水時也要補鈉、鉀等電解質,可選擇低糖運動飲料或加入少許鹽的白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