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前,一定要懂的3個潛規則,特別重要

《圍城》裡說:“婚姻是金漆的鳥籠,籠外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
其實真正困住人的,不是婚姻本身,而是婚姻中彼此蠻力拉扯的狀態:
用力過猛者,榨乾自己;討好遷就者,失去自己;步步緊逼者,推走伴侶。
有心理學研究顯示:婚姻幸福度與「巧力值」呈正相關。
那些把日子過順,婚姻幸福的女人,都會用些「巧勁」。
高情商的對話:四兩撥千斤
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曾說:
“婚姻不是辯論場,而是情感交易所,每句傷人的話都在透支情感賬戶。”
某上市公司高層陳某的離婚案,曾在網路上引發熱議。
陳某是位年入千萬的女強人,在家時也習慣把丈夫當員工訓斥:
“報表都能做明白,接送孩子能出岔子?”
“穿這種西裝參加家長會,你就不會嫌丟?”
直到後來,丈夫對她忍無可忍,和她提出離婚,她才驚覺:
職場上的雷霆話語,在婚姻裡,卻似一把穿心利劍。
在親密關係中,一個人如果一開口說話總是傷人,對方很難在這段關係中感受到愛。
《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曾寫道:“最高級的婚姻話術,是給情緒裝上消音器。”
人都有保護自己的本能,在言語中遭到攻擊,勢必會做出反擊。
此時如若另一方不懂避讓,往往會爆發成一場家庭大戰。
日常生活的家長裡短,歲月靜好片刻,一地雞毛是日常。
一段幸福和諧的婚姻,一定是有一方懂得高情商地說話。
網友@小東夫妻,原本在北京大城市生活。
朝九晚五的緊張生活,讓兩人感覺不到生活的樂趣。
後來因為倆都喜歡鄉村的悠閒生活,便買了一輛房車,環中國鄉村自駕旅行。
妻子小東是理工科出身,動手能力特別強,既能自己動手造家具,也能精細下廚房。
丈夫因為被照顧得多,於是戲稱自己是「東嫂」。
妻子小東有個特色:在農村看到有機的食材就走不動道,喜歡收歸己有。
丈夫從不面對指責,而是調侃:“鄉親們,鬼子要進村了,大家要把家中的東西藏好。”
因為丈夫平日說話特別“使巧”,夫妻倆的關係分外和諧。
婚姻裡的智者,都懂得把命令句換成請求句,把否定句換成疑問句。
高情高的對話,或調侃或比喻,既不會讓對方難堪,也不會讓對方覺得被攻擊或嫌棄。
這看似小事一樁,卻往往能將許多夫妻矛盾化為無形。
夫妻信任博弈:抓大放異彩小
婚姻治療師Esther Perel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懷疑是婚姻的慢性毒藥,劑量再小也會累積成癌。”
互相猜疑,缺乏信任,是破壞夫妻關係的最大殺手。
部落客@海藍醫師曾描述堂姐和姊夫的故事。
部落客的堂姐和姐夫結婚多年,倆人感情基礎很好。
可是一次因堂姐的無端猜疑,鬧到要離婚的地步。
原來有一段時間,一到晚上姐夫的手機微信就會發出響聲,姐夫看上兩眼,便把手機撂下。
堂姐問姐夫是誰,有什麼事,姐夫回答沒什麼。
個性一貫強勢的堂姐,看到溫順的老公突然如此,越發覺得可疑,便斷定姐夫在外面有人了。
為了揪出姐夫的“外遇”,堂姐找到老公的朋友和同事,偷偷進行調查。
結果,此事在姐夫公司傳開,說姐夫出軌被老婆抓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