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不戴任何首飾,她在這3個方面是非常「特別」的女人

沒想到,海莉對精心打扮的沈琳愛搭不理。
這讓沈琳心裡直犯嘀咕:自己是不是因為什麼冒犯到海莉了?
直到吃完午餐回到辦公室,看到換了髮型的海莉在重新化妝,連上午穿的衣服也換了,聰明的沈琳立刻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她明白是自己的裝扮蓋過了對方,為海莉帶來了危機感。
於是,沈琳偷偷換下了自己的首飾,不再打扮得精緻強勢,這才讓海莉放下心防,兩人重歸於好。
羅振宇曾說:“工作能力,就是能分清主次的能力。”
對職場人來說,最該做的是把本職工作做好、精進。
整潔大方的儀表當然要花心思打理,可要是太講究外表,過分高調,反而會適得其反。
分清主次,把握重點,不做無謂甚至有害的努力,是每個成年人該有的清醒。
物慾極低,簡樸生活
墨子雲:“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一個人出現向上走的跡象,往往從「低物慾」開始。
楊絳先生年輕時,身邊的女孩大多會在打扮上花很多時間。
然而,楊絳和她最好的朋友卻從不跟風,而是把時間用在了精進自己上。
楊絳、周芬和沈淑三人一起約定,在別的女孩裝扮的時候,她們就練字。
她們從1930年開始堅持,三姊妹的字都寫得非常好。
後來的楊綛,更是在學術上取得很大的成就。
雖然打扮樸素,但誰又看不起楊綹的氣質呢?
真正的美,從來不是珠光寶氣的外表,而是內在的豐富與充盈。
大學時,隔壁宿舍的阿珍衣著樸素。
當大家熱衷於買化妝品和首飾時,她卻用四年大學時光,把圖書館裡的詩集和散文集看了一個遍。
畢業後,阿珍進入國企工作,憑藉著長期閱讀修行的感知力和同理心,很快就贏得了同事的信賴。
後來,無論是領導、同輩,或是單位的新人,都願意和她交心,覺得她身上有種獨特的美。
很認可楊綛先生的話:“人生最曼妙的風景,便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外表的美麗,會隨著財富的數量而波動,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褪色。
唯有心中的修養和見識,才能構成一個人骨子裡的優雅。
與其用外表證明自己,不如深耕內心,以醇厚的靈魂贏得青睞。
內心豐盈者,獨行也出眾。
寫在最後
亦舒說:
“真正有氣質的女人,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不告訴人她有多少件衣服,買過什麼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人到了一定年紀才會發現,「向內求」是最自在的活法。
不再迎合外界的標準,不再被外物拖慢腳步。
喧囂和繁華散去之後,才可能遇見最真實的自己。
餘生,請拋開沉重的枷鎖,隨性而作,隨遇而喜,把簡單質樸的生活過得活色生香。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