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本事再大,也要跟這些貴人“搞好關係”

有道是“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一個人,再怎麼有本事,也都是需要別人幫忙、輔佐、開導、提拔的。群策群力,永遠都比單打獨鬥,更容易成功。
對千里馬來說,最缺乏的,並不是實力,而是欣賞它的貴人。
有伯樂欣賞,千里馬就能馳騁草原,奔行天下。沒有伯樂欣賞,就算千里馬再厲害,也只能老死在馬槽當中。
得到貴人幫助,少奮鬥二、三十年。沒有貴人幫助,也許一輩子都無法出頭。
人在江湖,本事再大,也要跟這些貴人搞好關係。
一、跟「潛力股」搞好關係。
曾仕強教授說:
幫助一個人,要在他最落魄的時候,以後他發達了,也會想到你。但要是等他發達了,再去錦上添花,別人根本就不會記得你。
其實很好理解。對於一個潛力股,你去雪中送炭,讓他在低谷的時候,看到一束光,那他對你,就會異常感激。
就跟「一飯之恩」一樣,漂母的一碗飯,讓韓信記了一輩子。就算後來韓信功成名就,大富大貴了,他最感激的,還是給他一碗飯吃的漂母。
投資一個人,幫助一個人,既要看他的潛力,也要看時機。碰到潛力股,只要投資的時機恰當,基本上都可以換來百倍、千倍的回報。
所謂「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就是這個道理。適度給潛力股一些幫助,就等於在投資他的未來,也在投資自己的未來,獲利的機率很大。
二、跟「同甘共苦」的人搞好關係。
什麼樣的伴侶、親人、朋友,才是最好的?
有且只有一個答案,能夠同甘共苦的伴侶、親人、朋友,才是最好的。因為同甘共苦,是最稀缺的人性特質。
春秋末年,謀聖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打敗了吳王夫差,吞併了吳國。隨著勾踐大仇得報,范蠡立刻請辭,歸隱山林。
臨行前,范蠡跟好朋友文種說「你也快跑吧」。文種不理解,我們幫大王消滅吳國,這是大功勞啊,等封賞就行了,為什麼還要跑呢?
范蠡說了一句「勾踐此人,只能共患難,而無法同富貴,遲早要殺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