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一個真相:一個家庭裡,如果媽媽自己賺錢,自己做飯,什麼事情都自己處理,這個家離散就不遠了

發現一個真相:一個家庭裡,如果媽媽自己賺錢,自己做飯,什麼事情都自己處理,這個家離散就不遠了
value101 2025-08-20 檢舉

如果一個媽媽,早上6點起床,做好早餐,急忙慌送孩子上學,又馬不停蹄趕去上班;

工作一天,累得都快直不起腰,又不得不踩著點,去接孩子放學;

然後匆匆忙忙回家煮飯,輔導孩子作業,督促孩子運動、盥洗、閱讀、睡覺;

最後洗刷刷,整理第二天物品,忙到11點多才能睡覺...

這樣日復一日地生活,會怎麼樣呢?

這是前幾天,和一位職場媽媽聊天時,她訴說的自己每天的生活。

我相信,這一點沒誇張,是很多媽媽的真實生活寫照。

但令人窒息的是什麼呢?

這還是她口中的「完美」版本。

現實?孩子會出岔子,工作不總如意,隊友常添嗆;

11點未必準時睡覺,但每個6點,都必須準時起床-

「那才是真正的絕望」。

 

來源:視覺中國

社會學中有個「角色超載理論」 ,說的是:

當個體同時承擔多個重要且要求高的社會角色(如職業婦女、妻子、母親、家庭管理者),而資源(時間、精力、金錢、人力支持)又不足以滿足所有角色需求時,系統必然崩潰。

當一個媽媽被迫活成“千手觀音”,既能賺錢養家,又能包辦家務,還能肩負育兒。

這表面看是媽媽們越來越“能幹”,深想卻是家庭責任的嚴重失衡。

這背後暗藏的危機是:這個家,可能離散不遠了!

 

「能幹」媽媽背後

是家庭責任的嚴重失衡

更現實的版本是怎麼樣的呢?

這位媽媽說,有次孩子深夜發燒,咳嗽聲像刀子一樣。

她輾轉難眠,戳醒熟睡的丈夫:“這聲音聽著不對啊,起來去醫院看看吧?”

丈夫翻了個身,嘟囔道:「不是吃退燒藥了嗎?你看著不就行了嗎?」語氣裡盡是敷衍和不耐煩。

她說服不了丈夫,自己又擔心得睡不著。

一個人拖著昏沉的孩子,搭計程車去了醫院。

後來,醫生跟她說:“還好來了。孩子是急性喉梗阻,嚴重的會有窒息風險。”

她心裡很不是滋味。

 

來源:視覺中國

但她還來不及難過,更沒力氣跟老公吵——

她強打起精神,給孩子辦了入院,通知老公送來了換洗衣物,又分別跟單位、學校請了假......

當所有安排妥當,看著孩子呼吸終於平穩,眼淚才無聲地決堤:

賺錢養家的是我,洗衣煮飯的是我,輔導孩子的是我,修馬桶、通下水道、滅蟑螂的是我,現在生病住院還是我!

她感覺自己就是一個24小時連軸轉的陀螺。

這個家,為什麼只有我在苦苦支撐?

當丈夫在經濟貢獻、家務分擔、子女養育、情感支持、家庭決策等維度上,長期缺位或嚴重不足時,就形成了 「喪偶式育兒/持家」模式。

媽媽們會被迫扛起「四重壓力」:

①經濟壓力:成為不可或缺的經濟貢獻者;

②家務壓力:承擔起絕大部分無償、瑣碎,且不被看見的家務勞動;

③育兒壓力:成為孩子教育、健康、情感需求的主要責任人;

④情緒勞動壓力:需要時時關注家人健康、情緒,維繫家庭氛圍,處理緊急狀況,甚至還得隱藏自己的委屈與疲憊。

這種全方位的、極端不平衡的付出,遠遠超過個人負荷。

本質上,是對媽媽身心資源的掠奪性開採。

 

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這日復一日地辛勞,還得不到應有的看見、認可和尊重,被視為「理所當然」。

那媽媽們就會感覺自己像個“工具人”,而不是被珍惜、愛護的伴侶和獨立個體。

 

從心累到心死

只剩下這幾步.....

至此,有人可能會輕飄飄地說:“這是媽媽們不懂放手。”

真正經歷過的人,或許只能苦笑:“誰想大包大攬?誰不想更輕鬆?”

大事尚且如此,小事更不消說。

家裡充電線壞了,這位媽媽跟老公說:“上次你買得不錯,你再買下吧。”

丈夫滿口答應。

但一週後,家裡最後一條線也充不起了,新的都還沒回來。

最後,她還得自己下單。

 

來源:視覺中國

類似的情況還有:

交水電費、修家電、換濾心、聯絡物業、給孩子打卡報名、鋪床除塵除蟎......

“好像都是一些'不值得生氣'的小事,但生活偏偏就被這些'屁大點'的小事填滿!”

她也曾無數次溝通(求救):“我太累了,你能不能分擔點?”

結果,又陷入「知道了(無行動)」的循環,甚至還會有「至於嗎?」「我賺錢不累嗎?」這樣的反問。

「有時確實短暫改變幾天,但不久就恢復原狀!”

漸漸地,她不再開口,默默做完所有事──但對丈夫也越來越冷淡。

前幾天,結婚紀念日,她看丈夫沒任何動靜。

但這次,內心已毫無波瀾。

“算了,就這樣吧,也就熬過孩子高中這幾年。”

壓垮婚姻的,從來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日積月累的失望。

從心累到心死,是一個「情感帳戶」持續透支,直至破產的過程。

 

來源:視覺中國

具體到哪一步了,大家不妨對照看看——

①抱怨期(希望尚存)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