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變有錢的,不是拼命加班,更不是使勁存錢,而是…

祖魯人法則是祖魯族對人生和事業的取捨之道。主要意思是,與其用一根粗大的鐵柱來鑽厚重的木板,不如用一枚小鐵釘。只要你選擇一個比較小的課題鑽研下去,你就會成為這領域的行家里手。
——劉誠龍,《讀者》2024年第3期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
為了賺錢,每天起早貪黑,一天工作12小時,不敢請假,不敢休息,一年到頭,只能勉強溫飽。
想要存錢,常常省吃儉用,衣服不捨得買,應酬也不敢去,到了年底也只存下了幾萬塊錢。
不難發現,在賺錢這條路上,有時候,越努力不一定越幸運。
但反觀有些人,總是能輕鬆拿捏“財富”,讓錢為自己工作。
老話說:富在術數,不在勞身。
究其原因,是對財富認知的匱乏與停滯。
其實,真正有效的賺錢方法,不是拼命賺錢,更不是使勁存錢,而是抓住以下3點。
真正能賺錢的人,不是拼命跑,而是會找橋
訪談節目《面對面》中,講述過一個創業達人的故事。
2006年,大學畢業生曹志遠,在裝修公司當業務員。
為了多拿提成,曹志遠和同事們化身為拼命三郎,每天馬不停蹄,奔波於各樓盤之間。有時候,為了拿下一個客戶,常常飯也顧不上吃。
有一次,曹志遠照例到一個新社區察看,想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客戶。
走到經理辦公室時,他忽然注意到一本還未定版的《業主手冊》,便順手拿起來翻看。
看著看著,他突然萌生了個想法:
如果把自己的裝潢廣告,就投放在這本小冊子裡,是不是就能更精準地連結到客戶了?
於是,激動萬分的曹志遠,開始反其道而行。不再緊盯著業主,而是把目光放在了這本《業主手冊》上。
透過不懈的努力,曹志遠和物業公司達成了合作:
曹志遠負責印刷,免費提供給開發人員使用,但裡面要投放他提供的裝修品牌廣告。
沒想到,第一批做出的《業主手冊》,曹志遠淨賺了3萬多塊的廣告費。
也因此,他決定自主創業,並在2009年創立了公司。
接著,曹志遠就拿下了全國20多個城市《業主手冊》的合作,創下了上千萬元的業績。
透過曹志遠的經歷,我們不難發現:
其實,我們身邊不乏賺錢的機會。有時候,我們只顧低頭趕路,白白錯過了大好時機。
當你學會把自己從「瞎忙」中解救出來,給大腦留出思考的空間,很多不起眼的細節中,都會迸發出財富的火花。
部落客@以字為樂,曾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朋友木木的故事。
木木在深圳,是一名外貿銷售員。
每天電話要打上百個,常說得口乾舌燥,喉嚨也累到沙啞。
一段時間後,不但沒賺到錢,還折騰得身心俱疲。木木開始意識到,天天盲目地推銷,簡直是白費力氣。
但如果換個想法呢?
例如,從客戶的需求出發,投其所好,成功率會不會再大一點呢?
於是,木木暫且放下業績,沉下心來,先對客戶進行畫像分析。
經過3個月的數據梳理,木木篩選出了20個高潛力客戶,並且針對性地設計合作方案,制定溝通話術。
沒想到,用這樣的方式,只過了半年,他的業績就超過了過去3年的總和。
電影《教父》中有句話:
“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注定是不一樣的命運。”
憑藉著思維破局的人,善於抓機會、走捷徑,最終實現財富自由。
真正聰明的人,從不會盲目奔跑,而是會在發現「此路不通」時,審視當下處境,調整努力方向,讓每一分努力,都得到最好的回應。
來源:視覺中國
財富自由的人,不是獨行俠,而是會藉光
看過一個故事。
小李和大劉,畢業於同一家攝影訓練機構。
小李認為自己技術過硬,一定能做出口碑,便決定單幹。很快,他開了一家自己的攝影店,每天勤勤懇懇接單、拍攝、修圖。
一段時間後,雖然累積了一些客戶,但因為工作時間長,身體經常吃不消,收入也總是停留在1萬元左右。
而大劉呢?
他先跑通了與婚禮公司的合作,成為他們的長期攝影供應商。隨後,又把自己的修圖業務外包了出去,自己則負責接單溝通。
後來,趁著短影片的風口期,大劉又創造了自己的帳號。一邊分享攝影技術,一邊開設線上培訓課程,實現了多通路收入。
現在,大劉的攝影公司,每個月都會有穩定的十萬收入。
李白詩雲:“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