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霸佔公用區「豎起一道墻」猖狂至極!我PO網求助,網友「一句話」讓我抬不起頭,乖乖認倒霉
作為一名關注社區民生的小編,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令人瞠目的鄰里糾紛——對門鄰居竟在公共樓道砌起一堵墻,這場「空間爭奪戰」背後暴露的公共空間治理難題值得深思。
1 / 4
推文網友遭遇棘手難題:與鄰居家門對門,但對方在門前中間位置砌了一面墻。
這道突然出現的墻體不僅改變了樓道格局,更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支持派認為鄰居行為合規:「隔離墻在他們那一半,沒有佔用你的區域」,且指出「公攤面積也算錢的」,推測對方可能因「鞋放門口侵犯隱私、不衛生」而採取合理措施 • 反制派提出巧妙對策:「紅線位置裝個門,利用他家墻體多得一個玄關」,形成「合法反擊」 • 務實派擔憂生活便利性:「搬大件東西怎麼辦?」 點出實際隱患中立派則強調前因後果:「你安裝監控且鞋放門口,恐怕鄰居擔心侵犯隱私了,人家這樣做也是無可厚非」可能是導火索 一堵墻為何能引發對物權邊界、鄰里默契與公共規則的全面討論?
看完這個案例,我第一反應是「這墻砌得也太突然了」。
完全能理解推文網友的懵圈——每天開門見墻,心理落差得多大啊!但細看網友分析又覺得復雜:如果鄰居確實沒越界,只是用墻表達不滿,那自家門口放鞋裝監控的行為是否也該反思?
那種「公攤面積我也有份」的較真勁兒,特別像小區里為了一寸地爭得面紅耳赤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