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吃藥」錯了?醫生告誡:過了60歲,吃藥要盡量做到這6點

不是所有藥都適合吞服,特殊藥品有特別送服方式,例如:
泡騰片就需要先進行溫水浸泡 ,等成分溶解在水里,氣泡完全消失後再喝,否則直接吞服可能發生窒息風險。
咀嚼片 顧名思義就是需要嚼服的藥物,這樣才能幫助藥物充分被人體吸收, 一般不需要水送服 。
還有舌下含片 ,為了避免藥物刺激腸胃道和消化酵素對藥效的影響, 需要舌下靜含5分鐘左右緩慢攝入體內 ,避免藥效流失。
2、“1日3次”並非“三餐前後”
現在很多藥物都會標註每天分3次服藥,如果直接理解成跟著3餐前後吃就錯了。這裡的「1日3次」是24小時3等分間隔服用 ,也就是隔8小時吃一次的意思。否則藥物白天吃完,可能會造成白天血中濃度過高,而晚上長期不給藥,達不到該有的藥效,也不利於藥效發揮。
3.服藥後不要馬上運動
藥物服用後並不是馬上就會被吸收溶解的,一般需要半小時到1小時反應 ,在血液循環充分參與下,藥效才能慢慢發揮作用,所以服藥後也不能馬上運動,避免運動導致血液供應不足,影響最終吸收效果。
4.不建議用茶水送服藥物
茶葉中含有豐富的單寧,可以和金屬離子、蛋白質產生反應,而很多藥物中正好含有不少金屬離子,如果直接茶水送服,可能導致藥物中的鐵離子和單寧結合生成鞣酸鐵沉澱,或者影響藥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導致機體無法正常吸收藥物,影響藥效。
此外,茶水中還含有一定咖啡因,也可能和藥物發生反應,尤其是會影響中樞神經興奮的藥物,茶水中的咖啡因可能會誘發藥物服用後,出現心悸、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失眠等副作用。
5.切勿擅自增、減、停藥物
藥物治療過程最禁忌患者自行增減藥物,許多疾病起效需要一定的療程,尤其像慢性病這類疾病,需要藥物持續作用才能穩定病情,即使病情有好轉也不能擅自停藥,所以要遵醫囑用藥。
6.不要把藥掰成多片吃
很多人覺得藥品太大,喜歡把藥碾碎或掰開吃,但這樣吃藥可能會增加藥物吸收速度,導致血藥濃度過高,增加中毒風險,比如控釋片和緩釋片;還有一些腸溶片,掰開服用可能會導致藥效提前釋放,在胃酸影響下,可能對藥效造成一定損失。
所以服用過程中最好應個人身體狀況、需求和醫囑而定,切不可盲目跟風,藥品不能隨便吃,吃多也不是絕對安全的,日常一定要警惕上述吃藥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