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越來越有錢的5個好習慣,請逼自己養成

餘下的資金,大部份存入銀行,穩健理財。零散資金則轉入餘額寶,賺取小收益。
雖然餘額寶每天只收益幾塊錢,但一個月下來就足夠支付水電費。
靠著長年累月的堅持積累,30歲那年,她存了十幾萬的存款。
多數人存不下錢,問題不在收入高低,而是輕視了對小錢的管理。
那些隨手花掉的幾十、幾百元,看似微不足道,卻恰恰是財富累積的基石。
當每一筆小錢產生複利效應,時間自會將微小儲蓄轉化為可觀財富。
來源:視覺中國
先存後花,延遲滿足
深夜看到朋友發的朋友圈,配圖是空蕩蕩的街頭,他說:
“現在爬樓梯送外賣時,真希望當初能少買幾件潮牌。”
想起他這幾年揮霍無度的經歷,再看當下的境遇,令人唏噓。
環顧身邊,太多人缺失「先儲蓄後消費」的意識,以致當突發危機降臨時,往往措手不及。
之前看到有位博主,就有過這樣的經驗。
曾經的他只要看到喜歡的東西就買,月月入不敷出。
直到媽媽心臟病住院,看著手上萬塊的繳費單時,他才意識到:沒有存款,連救命錢都掏不出。
自此,他徹底改變消費習慣,吃飯精打細算,買東西都要猶豫再三。
他也利用空閒時間做副業,增加收入。
雖然日子過得如苦行僧一般,但看著銀行卡上逐漸增加的數字,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實。
一筆存款,或許不能讓我們走上人生巔峰,卻能在風雨來襲時為我們撐起一方晴空。
很認同一句話:“你的存款就是你的脊梁,它決定了在關鍵時候,你還能昂首挺胸。”
它讓我們在天命突襲時,有昂首應對的底氣;
當家人需要守護時,能從容不迫地擔當。
你養成儲蓄習慣的過程,也是你累積生活選擇權的過程。
投資自己,深耕專業領域
《人民日報》曾說:
「當你找到一個熱愛的領域並深耕下去,你會發現,隨著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你的不可替代性會越來越強,人生的道路也會越走越寬。”
我們這個時代的很多人都追求急功近利,若短期看不到回報就選擇放棄。
但真正的高手專注於熱愛的領域,踏實深耕,靜待時間的禮物。
稻盛和夫早年在分公司訓練的時候,碰到過一個工人。
他學歷不高,悟性有些低,一個簡單的操作需要反覆指導好幾遍才能學會。
但二十年後,當稻盛和夫再次見到這位工人時,他已經晉升為事業部長。
老上司道出了他成功的秘訣:
堅持利用空閒時間學習,並報了培訓班學習專業知識;
還隨身帶著一個本子,記錄需要學習的技術要點;
一個技術動作不會,他不惜練習成千上萬遍,直到他嫻熟掌握。
他在這個行業深耕20年,才有了後來的巨大成就。
矽谷頂尖投資人納瓦爾曾提出一個致富理念:
“致富最重要的技能是找到天賦所在,成為終身學習者。”
世上沒有僥倖的成功,唯有沉心精進,方能積蓄破局之勢。
當你找對方向,持續深耕價值,終會在專業領域收穫應有的厚報。
來源:視覺中國
有人問巴菲特:“你一次次致富的秘訣是什麼?”
他答道:“習慣的力量。”
他認為,人生的財富軌跡由無數個習慣交織而成,而這些習慣的優劣,直接決定了財富累積的高度。
日常中那些看似微小的消耗,如即時消費、衝動購物等,正悄悄侵蝕你的財務根基;
而定期儲蓄的習慣,其實是為生活預留的退路。
因此,想要變富,就需要將消耗型習慣轉變為增值型習慣。
財富是習慣的產物,而習慣是可以培養的。
祝大家日富一日,年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