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癌症最“安靜”,沒有症狀卻悄悄蔓延!很多人一發現就是晚期

這4種癌症最“安靜”,沒有症狀卻悄悄蔓延!很多人一發現就是晚期!
在所有疾病中,癌症最令人畏懼的,或許不是它的致命性,而是它的「悄無聲息」。有些癌症在早期幾乎不發出任何警告,等身體終於傳來訊號時,往往已是中晚期。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腫瘤專家馬文華主任提醒:以下四種「隱形癌症」尤其擅長偽裝,但只要掌握科學篩檢方法,就能在它們尚未發難時將其揪出。
1. 腎癌:血尿是身體最後的“求救訊號”
腎臟深藏於腹腔後方,早期腫瘤生長緩慢且無痛感。由於腎臟組織本身沒有痛覺神經,即便長了腫瘤,也不會立刻引起疼痛。許多患者直到體檢時做B超,才意外發現自己罹患了腎癌。
但身體並非完全沉默。一旦出現「無痛性肉眼血尿」——尿液呈現粉紅、洗肉水樣,且不伴隨尿痛,就要高度警惕。這是腎癌最常見的早期徵兆之一。此外,部分人可能在腰部摸到質地較硬、位置固定的腫塊,或感到持續性的隱痛、鈍痛,這些都可能是腫瘤增大的訊號。
高危險群:長期吸菸者、肥胖者、高血壓患者、有腎癌家族史的人。
篩檢建議:35歲以上人口每年進行一次泌尿系統B超和尿液常規檢查;50至70歲為腎癌高發生年齡段,更應堅持定期篩檢。
2. 肝癌:肝臟“不喊疼”,不代表它沒事
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因為它幾乎沒有痛覺神經。即使部分肝組織被癌細胞侵占,剩餘健康組織仍能代償工作,因此早期肝癌常常毫無症狀。
等到出現疲倦、食慾減退、右上腹隱痛、黃疸(皮膚和眼睛發黃)、腹部脹大(腹水)等症狀時,往往表示病情已進入中晚期,治療難度大大增加。
高風險族群:B肝或C肝病毒感染者、肝硬化患者、長期飲酒者、有肝癌家族史者。
篩檢建議:高風險族群應每6個月進行一次肝臟B超聯合甲胎蛋白(AFP)檢測。一般人建議從35歲開始篩檢,有家族史者應更早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