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喝茶有關?醫生忠告:患有糖尿病的人,這5種茶盡量少喝

糖尿病與喝茶有關?醫生忠告:患有糖尿病的人,這5種茶盡量少喝
value101 2025-07-11 檢舉

「我每天都喝茶解渴,怎麼血糖反倒越來越不穩,是不是茶也不能喝了?」 這句話出自一位患有2型糖尿病的中年女性,在幾次餐後血糖異常波動之後提出了疑問。

醫生問了她喝的具體內容,她說是蜂蜜柚子茶,有時候也喝點珍珠奶茶或水果茶,這些東西她不當回事,以為是茶,不是飲料,應該沒大問題,但問題其實就在這裡。

很多人說起喝茶,腦子裡想到的就是綠茶、紅茶這些傳統類型,覺得只要沒加糖就無害, 但在現實生活中,「茶」的定義已經變得模糊了,各種甜味飲品掛上「茶」字,就好像和健康沾上了邊。

 

喝起來順口、聞起來香甜,似乎沒什麼負擔,但對糖尿病人來說,真正的問題不是茶的品種,而是它的成分結構。

蜂蜜柚子茶最容易被誤解,表面看是果茶,其實含糖量極高,大多數蜂蜜柚子茶並不是鮮果製作,而是用預製糖漿調和而成,裡面柚子果肉的量很少,糖分和果糖漿卻不少。

更重要的是,這類飲品往往在熱水沖泡過程中釋放大量簡單糖,進入消化道後幾乎不經過分解,直接被小腸吸收,造成血糖快速上升。

 

這種「快吸收、快速反應」的飲食方式,對胰島功能已經下降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是沉重的負擔, 濃茶是另一個常被忽略的影響來源。

很多人喝濃茶是為了解乏、提神,尤其是綠茶和普洱,喜歡泡得很重,濃茶的主要問題不在糖,而在咖啡因和茶鹼的濃度。

咖啡因進入血液後,會刺激腎上腺釋放腎上腺素,這種激素作用於肝臟, 讓它迅速分解肝醣釋放葡萄糖進血液,結果就是,哪怕不吃飯,也可能血糖被拉高。

 

有些人喝完濃茶,感覺心慌、手抖,那其實是一種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反應, 長期這麼刺激,會讓胰島素敏感性下降,甚至影響胰島β細胞的功能恢復。

而且濃茶也會影響鈣、鎂、鐵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而這些營養本來就是糖尿病控制中很重要的調節因子。

很多人不當一回事,長期飲濃茶,結果血糖控制越來越難,身體代謝逐漸惡化,甚至出現低血糖後的反跳高血糖。

 

羅漢果茶雖然不含蔗糖,但它的問題在於甜味強度極高, 羅漢果苷是一種天然甜味劑,甜度遠高於蔗糖,但幾乎不被吸收。問題不在代謝,而在「味覺」。

甜味訊號被反覆激活,大腦中關於「甜」的獎賞機制會持續被強化,久而久之,口腔和胃腸的甜味接受器開始過度敏感,身體對真正糖分的應激反應變強,血糖控制系統變得更難調節。

更深一層的問題是,羅漢果茶會讓糖尿病患者形成「可以隨便喝甜的」這個錯覺,味覺刺激看似無害,但它幹擾了人的飲食判斷,讓人忽略了甜味背後的行為驅動。

 

有些人甚至在喝了羅漢果茶之後,會對真正無糖、無味的食物失去興趣,攝取結構發生傾斜,日常飲食的品質下降,膳食纖維攝取不足,蛋白質不足,蔬菜減少,結果反倒是健康水準下降。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