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恢復胰島功能,要做好這六點,血糖降下去不難

想要恢復胰島功能,要做好這六點,血糖降下去不難
value101 2025-07-14 檢舉

只有在深度睡眠階段,身體才會分泌生長激素 ,促進細胞修復,包括胰島細胞。如果每天都處於淺睡狀態,修復機制根本啟動不了。

很多恢復得很好的糖尿病患者,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把作息調整得很規律,每晚10點左右上床睡覺,早上7點左右自然醒。不是靠打針吃藥,而是靠身體本能在修復。

 

第四點:別小看肌肉,它是胰島素的“好幫手”

肌肉是血糖的“消耗大戶”,越多的肌肉,越能幫助胰島素把血糖帶進細胞裡。可惜,很多醣友特別怕動,尤其是年紀大的人,一天坐十幾個小時,不只血糖控制不好,還容易出現肌肉減少症

我們不要求去健身房練出馬甲線,但至少每天走一走、動一動,例如飯後散步30分鐘,或是在家做點阻力訓練 :扶牆深蹲、提重物、抬腿練平衡,哪怕是簡單地站一站,也比一直坐著強。

研究發現,只要堅持6週的肌力訓練,胰島素敏感度 就會有明顯提升,即使不減體重,血糖也會降下來。肌肉多一點,藥吃少一點,胰島負擔自然輕一點。

 

第五點:藥不能亂停,但也別一味加量

很多人一看到血糖降下來了,就立刻把二甲雙胍 或其他藥停掉,結果過幾天血糖反彈,甚至更高。也有些人血糖控制不好,就一味加藥,甚至混用多種降血糖藥,結果副作用一堆,胰島功能反而更差。

藥物是幫助胰島「減負」的工具,不是永遠的依賴。合理的用藥順序,是先從基礎藥物開始,例如二甲雙胍 ,它不僅降血糖,還能改善 胰島素阻抗 ,對胰島是「保護」而不是「壓榨」。如果效果不理想,再根據醫師建議選擇 GLP-1受體激動劑SGLT2抑制劑 等新藥物,有些還能幫助減重,一舉多得。

但無論選擇哪一種藥,一定要定期複查,包括空腹C肽餐後C肽 等指標,看看胰島功能有沒有恢復的趨勢,不能光看血糖數字好不好看。

 

第六點:心態別太焦慮,壓力越大胰島越難修

焦慮、緊張、情緒波動,其實比高血糖更傷胰島。每當我們處於壓力狀態 ,身體會分泌大量 皮質醇 ,它會抑制胰島素的作用,讓血糖更難控制。長期處於高壓狀態,胰島根本沒有修復的空間。

很多患者控制飲食、運動、吃藥都做得很好,就是血糖降不下來,一查才發現壓力指數爆表。家庭衝突、工作焦慮、對病情的恐懼,都會悄悄影響血糖。

 

這時候,比起加藥,不如給自己減壓。可以嘗試每天做10分鐘的冥想 ,或是泡個熱水腳,和家人聊聊天,看一部搞笑的電影,心情一輕鬆,血糖也會慢慢降下來。心理上的鬆弛,才是身體修復的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