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大戶」被揪出,是肥肉的10倍!醫生:常吃,血管或扛不住

出現暈眩: 不明原因突然出現的眩暈症狀,是腦血栓常見的預兆,頻繁發生的話,要儘早到醫院就診。
出現跛行: 血管受堵嚴重的話,可能會出現間歇性跛行症狀,而且走一會兒就覺得腿酸,需要休息會兒再走。
三、這5類人容易血栓,看你中招了沒?
有幾類人是血栓的高危險群,這幾類人一定要提高警覺!
1、孕婦
北協和醫院產科主任醫師馬良坤表示:孕婦血液處於高凝血狀態,容易形成血栓。根據統計,孕婦發生靜脈血栓的風險可達非懷孕期的四倍,懷孕晚期和產後六週左右更是靜脈血栓栓塞的高風險時期。
2.骨折老人
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骨傷科骨質疏鬆專科侯蕾指出:骨折後長期躺在床上不懂的人,血流緩慢,很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脫落進入肺循環,就可能引發肺栓塞。
3.久坐族
北京石景山醫院血管外科醫師黃柳桓提醒:久坐與下肢深部靜脈血栓的形成有關,像長時間乘坐動車、飛機等,會導致下肢深部靜脈血栓風險增加二到四倍。
4.髖關節置換後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骨科雷瑋表示:髖關節置換後要警惕深部靜脈血栓形成,這種併發症導致的患者術後死亡率佔比超過50%。
5.腫瘤患者
重慶市腫瘤醫院營養科醫師馮長艷介紹:癌症病人靜脈血栓的風險,是非癌症病人的六倍,因為癌症病人血液處於高凝血狀態,很多癌症病人需要長期臥床休息,容易再發下肢深部靜脈血栓。
江蘇省人民醫院薑海英和吳暢提醒:要從平常做好血栓的預防,確保健康飲食,多吃高纖維、低脂肪的食物,多喝水,儘早戒菸限酒。 也要做到適當運動,學會紓解壓力,合理用藥,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篩檢等。
許多血栓都是吃出來的,因此平常要注意管住嘴,還要注意觀察自身的身體狀況,如果有異常症狀出現,要小心血栓作祟。以上一些血栓的高危險群,更要提高警惕,做好血栓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