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復旦女博士罹癌離世,遺言曝光:4個習慣或是幫兇,引以為戒

還記得那位復旦女博士於娟嗎?
33歲罹癌,不斷與病魔鬥爭,最後還是不幸離世,在生命的最後寫下《為啥是我得癌症》。
如今已過14年,這篇文章依舊值得大家認真閱讀!
01、“我一直覺得自己身體很健康”
從小到大於娟幾乎沒有生過什麼大病,連考研讀博最難的那幾年,自己的身體一直都沒出過問題,然而就是從09年開始,突如其來的腰痛改寫了她的一生。
【圖源自網路·侵刪】
當時因為工作常要加班,她以為是職業病,也就沒放心上,以為忙過這陣休息好了就行,結果腰疼斷斷續續了兩個多月後,事情並沒有按預想的走,突如其來的劇烈疼痛讓她直接癱倒在學校走廊上,幸好被學生髮現後及時送醫治療。
就醫檢查過程中醫生發現她的脊椎呈現異常彎曲,而且骨頭大部分受侵蝕發黑,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她一直腰疼,這罪魁禍首是癌症,經診斷於娟屬於乳腺癌晚期 ,癌細胞擴散範圍較大,由於病情難度大,即使治療也只能靠藥物多撐2年。
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打在她和家人的腦袋上,她也一直想不通為什麼自己會罹癌?
02、“為什麼癌症會找上我”
要說於娟罹患癌症前三十年的生活,可以說是刻板印像裡「別人家的孩子」。
從小成績一直很優秀,學習上也很努力,高考以優異成績進了上交,畢業後因不滿現狀又開始考研,經過一段時間的廢寢忘食式學習後,成功上岸復旦大學。
然而卷王並不滿足於此,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又開始了留學讀博生涯,每天更是起早貪黑的學習,回憶那段時光,別的留學生都是各種遊山玩水長見識,而她幾乎都是泡在圖書館和自習室,經過無數個熬夜拼博,終於拿到了兩個碩士學位、一個博士學位。
照她的話說,自己的優秀其實都是熬夜熬出來的 ,每天就沒早過凌晨1點睡。而這也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03、“我時常思考,人為什麼活著?”
因為抗癌化療副作用,她每天都要嘔吐幾十次,而這個過程又會連帶胸腔和脊柱震動,一個不留神就能痛到暈厥,骨髓穿刺更是每天不想回憶的酷刑,長長的針直接刺穿骨骼抽取裡面一點點的骨髓,按她的說法是痛的人都要化了。
她把治療以來的經歷和內心感悟總結下來,整整6萬字的記錄最終裝訂成冊《此生未完成》出版,然而她的人生卻永遠止步在病床上。
她的母親因為無法接受女兒的離世,多次想要輕生,幸虧有孫子這個牽掛才沒做出傻事,為了完全女兒生前想回鄉種樹的願望,隻身到山東九仙山開始種樹,如今山上的樹種了千萬棵,深深的寄託了對女兒的思念。
【圖源自網路】
而她的丈夫也一直沒有再婚組建家庭,十多年來還保持著給妻子寫信的習慣,而她最放心不下的兒子也在家人的呵護下健康成長,如今也是班裡的學霸,還會經常給天上的媽媽寫信。
於娟生命的最後曾在部落格中寫道:
「得了病我才知道,人應該把快樂建立在可持續的長久人生目標上,而不應該只是去看短暫的名利權情。名利權情,沒有一樣是不辛苦的,卻沒有一樣可以帶去。”
她常常思考活著的意義,而她的經歷也引發了許多人的反思,這世間的大多數人,為了物質、成功這些浮華疲於奔命,最終以健康的代價交出遺憾的答卷,人生不能重來,不要等最後無可挽回才追悔莫及。
【圖源自網路·侵刪】
一、罹癌日記:4個習慣或是幫兇
在於娟的日記中,她常常會反思,為啥自己會罹癌?在治療過程中她把想到的可能性記錄了下來,並總結出4個可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