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復旦女博士罹癌離世,遺言曝光:4個習慣或是幫兇,引以為戒

32歲復旦女博士罹癌離世,遺言曝光:4個習慣或是幫兇,引以為戒
value101 2025-08-07 檢舉

1.飲食習慣

除了日常學習工作,娟其實在吃方面很隨性,甚至有點貪吃,經常一吃就停不下來,而且頓頓必須有肉,也就是這種無肉不歡的飲食習慣,可能埋下了健康隱患。

肉類攝取不節制,導致營養過剩,會給各種細菌提供繁殖溫床,而細菌又會加速蛋白質、脂肪等物質腐敗,不利於長期健康,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所在防癌建議中建議每週紅肉的攝取應<500克。

 

2、睡眠習慣

晚睡其實是打破身體節律,不利於荷爾蒙正常分泌 ,而且晚上也是細胞和免疫系統自我修復的時間,睡眠時間不足,可能會 影響細胞的繁殖分裂突變 ,從而大大增加癌細胞出現風險。長期熬夜身體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累積的疲勞也會進一步拖垮免疫健康,提供癌細胞入侵有利環境。

3、環境問題

於娟在文中也表示,自己對於生活環境其實沒有太高的要求,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早就習慣了來自空氣、噪音、交通方面各種各樣的污染,可能很多人覺得說環境污染沒什麼感覺,但如果仔細了解我國癌症發病分佈情況,會發現上海等發達城市是癌症發病率最高的,各種原因環境污染比也不會少。

 

4.突擊作業

從小到大對於各類考試、考級她的風格都是前期自控力不高,後期踩著dealine的動力複習,而且一扎進去就是不死不休的那種,有時候為了幾天后的考試可以一天21小時看書複習,突擊式高強度的學習其實也是對心力的一種耗損 ,就像一輛車,平時就不注重保養,還不怎麼開,但一開就是徹天徹夜地瘋跑瘋開,一年來個幾次,就是鐵打的機身也會被用報廢。

 

二、如何科學防癌症?教你這3招

從娟的抗癌經驗來看,她的故事無疑給我們當頭棒喝,也啟示人們預防癌症的重要性,那麼日常生活怎麼科學防癌症? 3個小改變幫你打好防禦網:

1.健康的生活習慣

好的生活方式是預防癌症的重中之重,很多壞習慣雖然短期內不會帶來什麼影響,但細水長流就很難說的,尤其是吸煙、飲酒 這些不良習慣,已經明確有致癌風險,因此能早戒還是別拖。

另外維持正常作息,調整飲食習慣,確保睡眠充足 ,飲食健康,營養攝取均衡,也是預防癌症的重點。日常最好多增加新鮮蔬果攝取比例,同時避免食用黴變食物,減少不必要的健康風險。

 

2.堅持運動,控制體重

運動除了強身健體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免疫力,降低癌症風險,建議每周保持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可以根據自己身體條件選擇合適的運動類型,此外運動還是很好的體型管理方法,可以大大減少肥胖風險,要知道肥胖也與多種癌症相關。

3.定期體檢

身體檢查是發現癌症早期病灶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有遺傳史或其它病史的高風險族群,更要針對性進行定期檢查,像腸癌高危險群就要定期做好腸鏡檢查,排除可能的癌症風險。

 

其實預防癌症的發生沒有我們想的這麼難,很多生活中的小改變都會帶來一定的健康回饋,學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維持長期健康態,才是最合理的防癌手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