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不容易腦梗的老人,大多都有這4個習慣,你佔了幾個?

研究發現:不容易腦梗的老人,大多都有這4個習慣,你佔了幾個?
value101 2025-08-07 檢舉

夏日炎炎,62歲的陳伯最怕熱。退休後他整天窩在客廳沙發上看電視,空調永遠定在20℃。

老伴兒把風向板往上推:“你這風口直對著頭吹,當心吹出毛病!”陳伯不以為意:“能有什麼毛病?我吃了三十年降壓藥,血管結實著呢!”

上週三中午,陳伯暴汗運動回到家,提前打開空調,想著回去直接爽,才剛進家門就懟到台式空調前。然而,一陣天旋地轉,陳伯突覺左手像被千萬根針扎似的發麻,人「嘩當」摔在地上。

送醫後,急診醫生盯著CT影像直嘆氣:“溫差太大誘發腦梗,血栓把主幹血管堵死了。”

遺憾的是,陳伯最終還是沒能救回來。如今冷氣季,上年紀後更要謹慎使用!

 

一、酷暑來襲,小心腦梗塞突發!

可能很多人覺得腦梗冬季低溫才高發,實際上炎炎夏日,也可能成為腦梗爆發小高峰,據統計我國腦梗週期性分佈數據顯示,6-8月的發病率要比其他季節高出15%-20%。

原因之一就是流汗多,飲水少 !高溫天氣人體排汗量大,導致體內水分大量流失,一旦喝水不及時,可能導致血液容積下降,同時血液黏稠度上升,給腦梗發病提供了有利條件。

而且夏季血管易擴張 ,血壓也會隨之上升,尤其是本身就有高血壓的患者,長期血壓不穩也會激發各種心腦血管問題,加上夏季炎熱容易影響睡眠質量,長期睡眠不好也會誘發腦梗。

 

別以為夏天待在冷氣房就能避暑,文章開頭的陳伯就是反面教材,由於室內外溫差較大,剛從炎熱的戶外回來,直接開空調吹,雖然短時間是爽了,但此時體表血管會受溫度影響大幅收縮,形成劇烈的血壓波動,

尤其像陳伯這種本身就有高血壓的中老年人,忽熱忽冷的環境會造成腦血管反覆擴張收縮 ,長期下來血液循環一旦受阻,就會爆發腦梗塞。

因此,夏天也要注意防範可能的腦梗風險,尤其是中老年人,夏季要定期補充水分,外出要注意防暑降溫,別貪一時涼快,給腦梗有可乘之機。

 

二、老人到底能不能吹冷氣?注意3點

「空調吹太久不好」中國式家長最常見口頭禪,相信大家都聽了不少,很多人以為老人比年輕人更耐熱,很多老人更是寧願忍受高溫也不開空調,其實這樣健康風險更大。

面對夏季高溫天氣,空調該開還是要開,老人不是更耐熱,可能只是體溫調節機制反應比較慢,長期高溫影響更容易出現健康威脅

《柳葉刀倒數全球報告》就有數據顯示,全球老年人死亡人數中與高溫相關的上升了54%,光是2018年就有29.6萬老人因高溫死亡。

 

因此做好降溫避暑措施很關鍵,尤其是夏季待在室內時,開冷氣過程中也要注意以下3點,不然也可能增加健康風險:

1.設定好溫度

空調溫度不宜設定過低,不然長期受低溫影響,會刺激血管大面積收縮,增加腦梗風險,建議設定在24-26℃為宜。

2、定時開窗通風

空調房內長期不通風,容易造成空氣不流通,容易為灰塵和細菌製造有利環境,建議每隔30分鐘左右就開窗通風 ,維持室內空氣循環。

3.注意補充水分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