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整潔的家,很難養出聰明的孩子

太整潔的家,很難養出聰明的孩子
value101 2025-08-20 檢舉

一個乾淨整潔的家,通常能給人一種明亮通透的感覺:

家具排列有序,物品擺放整齊,地板一塵不染…

或許在許多人心中,這是一種理想的居家環境。

但最近我發現:

一個永遠乾淨整潔的家,給人的居住體驗或許很棒,

但對孩子的成長而言,卻可能是阻礙,甚至是災難。

為何這樣說,請看今天的文章。

 

來源:視覺中國

 

我的朋友阿玲,與先生一起創業,平常工作比較忙。

她育有兩個女兒,大寶5歲,小寶3歲。

大寶出生時,阿玲邀請一位遠房表姐前來照顧。

該表姐比較懶,不愛收拾,也不教育孩子——

阿玲對此很不滿。

後來小寶出生後,阿玲果斷讓表姐回了老家,重新聘請了一名保母。

保母非常勤勞,燒得一手好菜,將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

且照顧孩子非常細緻,每天都會對玩具、書籍和地板進行清潔和消毒。

阿玲對此很滿意。

但隨後3年來,她卻發現一個「奇怪現象」

在保母的悉心照顧下,小寶並沒有如她所願成長得更好,

反而常生病,個性膽小內向,愛黏人,缺乏獨立,遇事只知道哭。

這跟活潑好動、身壯如牛、常跟保母叫板的大寶,形成了鮮明對比。

為什麼會這樣呢?

為什麼找了更細緻的養育者,提供了更整潔的居住環境,小寶的成長反而不盡如人意呢?

阿玲對此深感困惑,向我尋求答案。

一開始聽她這樣問,我也解釋不出個所以然。

直到上週末,我到阿玲家作客,近距離觀察保母與孩子的互動,才找到答案:

正是保母對整齊的過度追求,限制了孩子的行為探索,妨礙了孩子的成長。

當時有一幕是這樣的——

大寶在陽台澆花,小寶興致勃勃地跟在姊姊後面。

保母看到後,立刻衝過去將小寶抱回客廳:“不能碰冷水,會感冒的!”

隨後她又走過去奪走大寶手中的噴壺:“寶貝,姨姨來幫你澆,你進客廳玩吧!”

大寶有些不樂意,想拿回噴壺。

保母不讓,將噴壺高高舉起,快速澆完剩餘的幾盆花,便將噴壺掛到了牆上。

隨後她麻利地拿出拖把,花了不到10分鐘,便讓陽台恢復最初的乾淨整潔。

 

來源:視覺中國

 

在後面持續的觀察中,我發現:

這位保母常常會為了維持居家環境整潔,強勢干涉、限制並阻止孩子的各種行為。

在大人眼裡,這或許是一位熱愛整齊的勤勞阿姨;

但在孩子的感受裡,她可能是一位強勢的限制者、控制者,甚至是剝奪者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

一個太過整潔的家,往往是「控制」的象徵。

當一個家過度追求整潔,其實是用一種「無菌」的方式來管理空間,同時也管理孩子的行為。

它背後可能隱藏著一種對秩序的執著,對混亂的恐懼,甚至是對孩子自主性的壓制。

但孩子天生是探索者,透過觸摸、翻找、破壞、重組來認識世界。

如果他們的生活空間被嚴格規範,不允許“骯髒”和“亂”,那麼他們就失去了在真實世界自由探索的機會。

就像一棵樹被關在玻璃罩裡,看似安全、完美,卻失去了自然生長的力量。

例如上述例子中保母與孩子的互動—

小寶跟著姊姊到陽台,這本是孩子好奇心和模仿能力的體現,卻被保母以「不能碰冷水」為由直接阻斷。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