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50歲沒有這三種“病”,基本上可以活到90歲!希望你一個也沒佔

我的長壽之道,就是達觀開朗,寡欲清心,無所畏懼無愧,不驚不懼,盡心而為,量力而行,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好,老有所樂。無病鍛煉,有病求醫,不要自以為是,滿不在乎,然而又時刻準備著,聽候召喚。這可以說就是我的老年觀。
——馬識途,《讀者》2022年第15期
曾在網路上看到這樣一個貼文:報復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有個高讚的回答是這樣的:
你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要活得比對方久一點。
誠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壽命能夠長一點,能在生命的旅途中多邂逅一些有趣又新鮮的人和事,能在享受生活的過程中領會人生的詩意,見證時代的變遷。
無論是健康資本或精神資本,我們都要未雨綢繆,為自己的未來蓄勢。
當年輪一晃來到50歲,如果你沒有以下這三種“病”,那麼你會活得更舒心、更有尊嚴。
沒有基礎病,身體有活力
在《長壽就這麼簡單》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各種慢性疾病正在悄悄地侵襲著我們,腎炎、肝炎、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病早已跨入常見病的行列,而且這些病久治不愈、反復發作,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體的早衰。”
前不久,有基礎病癲癇和心臟二尖瓣脫垂的大S就因抵抗力弱,因流感併發肺炎去世,引發人們無限感慨。
無獨有偶,有位網友曾講起自己的故事:
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他每天都要吃外賣,基本上每天都是高油高鹽高糖,夜宵還要點奶茶吃炸雞。
就這樣暴飲暴食了三年,他吃成了一個大胖子。
52歲的他卻突然暴瘦,總覺得口渴,動不動就喊累,去體檢時才查出自己得了糖尿病。
他一直以為糖尿病只會盯上八、九十歲的老人,幸好在醫院調理了很久後,血糖基本上回歸正常。
但他又開始不遵醫囑,把自己糟蹋到酮症酸中毒昏迷不醒,被緊急送往急診室搶救。
幾番來回,對52歲的身體來說是巨大的損耗,他甚至差點撒手人寰。
有了糖尿病這個基礎病後,他活得小心翼翼,還要經常吃藥控制,生活品質也因此大打折扣,為曾經自己的透支行為支付了昂貴的利息。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
廣西巴馬百歲老人的110例死亡原因回顧性調查資料表明,沒有一位百歲老人死於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意外或癌症。
他們大多長期堅持健康的飲食,幾乎不挑食,素多蕎少,按時作息,幾乎不熬夜,不輕易作踐自己的身體。
沒有基礎病的他們身體倍兒好,吃嘛嘛香,身體富有活力,活出了百歲老人的傳奇佳話。
人到50歲,如果你在體檢中沒有「高血壓、糖尿病、肝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基礎病,那麼恭喜你,長壽的機率大大增加。
如果患有基礎病,也不必太過焦慮恐慌,在醫療條件如此發達的今天,請你謹記醫囑,積極進行治療和定期檢查,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也同樣能身輕體健、延年益壽。
來源:視覺中國
睡眠優質,無失眠之苦
在《關燈就睡覺:哈佛醫學院高效率睡眠指南》一書中,有這樣一項數據:
幾年前,只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抱怨失眠,現在,一半的成年人都在抱怨,至少3,000萬成年人深受嚴重慢性失眠壓力的折磨。
有個朋友,物慾很大,明明實力不允許,偏偏要打腫臉充胖子按揭買下三間套房。
即便50歲了,每天想的都是房貸車貸。
他有加不完的班,幹不完的工作,還不完的信用卡,總是因此愁得睡不著覺。
有時候半夜起來還要回想一些白天發生的事情,然後越想越精神,甚至徹底失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