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聰明的活法:裝傻、閉嘴、隱形

人到中年最聰明的活法:裝傻、閉嘴、隱形
value101 2025-08-20 檢舉

退低頭趕路,敬事如儀;自知自心,其路自明。

 

——“言論”,《讀者》2025年第14期

有人說,人到中年,都活成了壓彎的扁擔

左邊擔著全家的責任,右邊扛著生計的重壓。

步子邁得小心翼翼,總盼著什麼時候能歇一歇。

生活的瑣事,追在身後,想歇一歇,人還得從自己身上找辦法。

不該在意的事,裝裝傻,沒必要說的話,咽回肚子去,能清靜就清靜一會。

人到中年,最節能的活法,無非是:裝傻、閉嘴、隱身

 

來源:視覺中國

 

裝傻

早年在事務所當會計師的時候,有位老前輩讓我印象深刻。

事務所工作繁忙,人事複雜,同事們常常為了一點事就鬧矛盾。

今天為了搶客戶,明天為了晉昇機會,後天又為了一些利益糾葛而心生嫌隙。

但前輩老孫,卻始終人緣很好,從沒什麼麻煩事找上他。

他不僅有穩定的客戶來源,還備受領導尊重,堪稱辦公室的定海神針。

我偷偷觀察著,發現老孫有他自己的一套「處世哲學」。

那就是偶爾裝傻,間歇性耳聾,大部分時間沒心沒肺。

例如,閒聊間,有人陰陽怪氣地說他沒本事,他聽罷就是笑笑;

例如,有人甩鍋害得他被客戶臭罵一通,他也不往心裡去;

再例如,哪天碰上領導心情不好,被批評幾句,他更是不以為意,繼續認真工作。

此外,什麼溜須拍馬,投機取巧,拉幫結派,老孫更是一點也不會。

看上去,他人傻乎乎的,但這些年過去,屬他小日子最舒坦。

我不由得打心眼裡佩服:原來,這就叫傻人有傻福。

中年以後,很多事不必較真,很多人沒必要理會。

遲鈍一點,無所謂一點,我們才能從忙亂的歲月中撿拾一份從容。

作家蕭然,早年在雜誌社工作。

有一次他和同學在公司附近的飯店聚餐,聽到隔壁包廂傳來一位同事的聲音。

仔細一聽,竟是說自己的壞話,但蕭然卻該吃吃該喝喝,心情絲毫不受影響。

同學幾次提醒他,蕭然卻傻傻地說:可能是在說別人。

同學忍無可忍:都指名道姓了,怎麼不是說你!

蕭然還是裝糊塗:同名同姓,也有可能。

見蕭然如此“窩囊”,同學也只好作罷。

事後,蕭然在公司碰上說壞話的同事,沒有拆穿,也沒有翻臉,還照常打招呼。

他看似吃了虧,其實卻避開了一場職場紛爭。

要知道,人與人之間,但凡撕破一次臉,就不可能再破鏡重圓。

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真鬧了矛盾,日後工作的進行就難了。

倒不如裝傻,讓事情過去,主動躲開一些不愉快。

難得糊塗,與其做愚蠢的聰明人,不如當聰明的笨人。

這並非真傻,而是不計得失的通透,避開紛爭的智慧。

季羨慕林曾說:我平生最佩服兩種人,甘當配角的人和故作愚鈍的人。

年輕時,我佩服的,大都是聰明伶俐,當仁不讓,處處爭鋒的人。

但經歷得多了,也似季羨慕林這般,開始欣賞能守鋒藏拙的「笨」人。

中年人的“裝笨”,是為自己樹立一道屏蔽幹擾的防火牆。

看穿不揭穿,看破不說破,既成全了別人,也周全了自己。

 

來源:視覺中國

 

閉嘴

前幾天,和老媽通電話,聽說二舅媽又因為說閒話惹上是非。

我這個二舅媽,有個毛病,沒事就愛東拉西扯。

這家小夫妻鬧矛盾,那家孩子找不到工作,芝麻綠豆的事,經她一傳,就人盡皆知。

而當事人知道後,往往壓不住火,找上門來,與二舅媽理論。

你一言我一語的,話趕話地又吵起來,不免令人焦頭爛額。

不久前,張大爺的兒子小超,帶著女朋友回來。

本是好事,但二舅媽卻背後嘀咕,說人家女朋友面相不好。

話傳到張家,氣得一家人風風火火地來,狠狠數落了二舅媽一通。

這就像「沐猴而冠」這一典故揭露的,人往往敗於話多。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