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癌癥60多年,孫燕院士坦言:不想癌細胞活躍,3種食物盡量少碰!

什麼是癌癥:很多人害怕癌癥,但是對癌癥是什麼都不知道。
癌癥,指的是起源于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癌癥患者的血液多數呈酸性,起源于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是肉瘤、起源于鱗狀上皮細胞的癌癥是鱗癌等等。
2020年,全世界共計新發癌癥患者1929萬例,我國癌癥患者新發457萬例,占據了全世界癌癥患者的23.7%,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為什麼會患癌?
有明確的誘發癌癥因素的癌癥并不多,且分為外源性因素和內源性因素兩大類。
外源性因素包括;
1、生活習慣差。
患者喜歡抽煙,是導致肺癌的重要因素,有30%以上的癌癥死亡和抽煙有關,還有喝酒,經常攝入大量的烈酒會引起口腔、咽喉、食管惡性癌癥,吃太多高熱量、高脂肪的食品會導致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前列腺癌等等,如果接觸被污染的水、發霉食物可能會引起消化系統癌癥。
2、職業因素。
長期在石棉車間工作的人容易患惡性胸膜瘤、經常在醫院影像科工作的醫生容易患各種癌癥、在揚塵車間上班的工人常見肺癌等,還有那些在煤炭礦地、砷、鉻等物質含量豐富的地方工作也容易患癌。
3、天然因素。
比如患者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下,就容易出現皮膚癌;
喜歡用大理石家居,也會受到大理石的輻射,從而誘發肝癌等;
自然界中還有很多病毒也會致癌,比如EB病毒和鼻咽癌有關,人類乳頭狀病毒和宮頸癌有關等。
內源性因素:
1、遺傳。
很多癌癥具有遺傳易感性,比如乳腺癌、子宮癌、宮頸癌、肺癌、家族性結腸腺瘤性息肉患者等,這些癌癥不是說直接遺傳,而是通過遺傳染色體不穩定、基因不穩定和易感癌細胞來提高后代可能患癌的幾率,因此很多直系親屬有人患癌的一定要定期檢查,以免自己也患癌。
2、免疫。
免疫能力差,患癌就容易,免疫系統主要幫我們滅殺細菌、病毒以及變異的細胞,如果你有先天性免疫缺陷或獲得性免疫缺陷,那麼患癌的機率非常高,因為體內癌變的細胞沒辦法被清除,一不小心就發展為惡性腫瘤。
3、內分泌。
內分泌異常也是腫瘤重要的誘因之一,例如[雌☆激☆素]、催乳素分泌過多和不足,都有可能導致乳腺癌。
孫燕院士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臨床腫瘤學家,國家癌癥中心研究主任,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編寫《腫瘤化學治療學》《肺癌》等41部著作,持有發明專利四項, 為我國的癌癥治療貢獻巨大,因此他的抗癌建議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孫燕院士警告:三種食物,越吃越容易患癌
孫燕院士在六十年的癌癥研究當中,發現生活中有三種食物,吃得越多,越容易患癌,如果你不想患癌的話馬上打開冰箱把這些食物丟掉。
1、已經發霉的食物。
在我國很多落后、貧窮的地區,沒有冰箱,那里的老人小孩依舊在食用發霉的食物,而這是導致肝癌的重要誘因。
發霉的食物很容易產生霉菌,其中一種霉菌「黃曲霉素」是霉菌中毒性最強、危害最大的,黃曲霉素的毒性是氯化物的十幾倍,少量黃曲霉素就能導致人中毒死亡,如果長期攝入微量的黃曲霉素就會造成肝毒性,誘導肝細胞凋亡,隨著時間推移會引起肝癌,我國每年新發的肝癌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攝入了黃曲霉素導致的。
世界衛生組織為了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和安全,早就將黃曲霉素列入了一級致癌物的名單,并且列出了黃曲霉素含量最高的食物,排名第一的是花生、核桃等堅果類食物,這些食物的有機質含量很高,因此發霉后很容易滋生黃曲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