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齡不能慢跑?醫生多次提醒:60歲以後,牢記慢跑“5不要”

上年齡不能慢跑?醫生多次提醒:60歲以後,牢記慢跑“5不要”
value101 2025-07-01 檢舉

 

年過六十,慢跑這件事,做得好,是長壽的鑰匙;做錯了,卻可能是壓垮健康的「最後一根稻草」。

很多人一提到慢跑,腦子裡立刻浮現出“晨跑大軍”,清晨5點天沒亮,公園裡已經人頭攢動,尤其是年長者,穿著寬鬆運動服,步伐整齊劃一,彷彿在完成一項“健康儀式”。

 

但真相是:慢跑這件看似簡單的事,60歲以後做起來,遠比想像中複雜。

慢跑不是萬能鑰匙,它既不是糖尿病的解藥,也不是高血壓的終結者。如果方式不對,反倒可能成為誘發心腦血管意外的導火線。

 

60歲以後,身體的「底盤」已經悄悄發生了許多變化 ,關節磨損、心肺功能下降、血管彈性減退……這些都讓慢跑成了一把雙面刃。

很多人聽信“運動就是萬靈藥”,卻忽略了一個核心問題:運動方式要“對”。尤其是慢跑,60歲以後,必須避開5個“不要”,否則,跑得越多,問題越大。

 

第一不要:空腹慢跑

很多人喜歡在清晨空著肚子去跑步,覺得“排毒”、“減肥”,但這種做法對年長的人來說,風險極大。空腹狀態下,血糖值本來就偏低,年紀一大,胰島素調節能力下降,再加上晨起血壓易波動,極容易出現低血糖暈厥、心律不整等問題。

尤其是患有糖尿病 或有糖耐量異常的人,一旦空腹跑步,血糖驟降,腦供能不足,輕則頭暈乏力,重則昏迷跌倒,後果不堪設想。想減肥也不能拿命去賭,早晨慢跑前,一小片 全麥麵包 或一杯溫牛奶就能讓身體更安心。

 

第二不要:穿錯鞋子

別小看跑鞋這件事,年紀大了,足弓塌陷、踝關節退化,穿錯鞋子就像在刀尖上跳舞。

很多人圖便宜、圖輕便,隨便一雙帆布鞋、休閒鞋就上陣,結果跑了幾天,腳底就開始隱隱作痛,接著出現足底筋膜炎 ,再嚴重一點,膝蓋、髖關節都開始抗議。

正確的做法是選擇具有良好避震功能、足弓支撐性強的慢跑鞋。鞋底不能太厚,但必須“軟中帶硬”,像豆腐腦子裡夾著筷子 ,既能緩衝,又能穩定。否則,跑得再努力,也只是把自己一路「震」進醫院。

 

第三不要:忽視熱身和拉伸

不少人一出門就“開跑”,彷彿在跟時間賽跑。殊不知,60歲後的肌肉和關節,早已不再年輕,像老爺車,必須預熱才能啟動。一旦不熱身,肌肉僵硬、關節緊繃,跑起來不僅吃力,還容易拉傷。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