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裡遇領導:「你是小張吧?」其實我姓李,被領導張冠李戴,怎麼辦?

前幾天,刷到一個帖子,挺有趣。
電梯裡碰上領導,對方說:你是小張吧?
但你姓李,來公司的時間也不短了,只不過在領導眼裡,存在感有點低。
這種情況,你要怎麼回應?
貼文下方的留言區中,網友們各顯神通。
有自嘲的 :領導,都怪我是個小透明,沒讓您記得;
有直截了當的 :不不不,我不是小張,我是小李;
有陰陽老闆的 :您真厲害,都會張冠李戴了;
有開玩笑的 :您叫我小張就行,不過大家都喊我小李;
還有藉機表現的 :雖然不是小張,但我以後向小張學習,給您一個好印象。
有人說,領導面前說話,你得帶腦子,情商高一點;有人說,坦誠是必殺技,講那麼多技巧幹嗎;還有人說,要是我碰上這種事,肯定難過極了,工作這麼多年,領導連我是誰都不知道…
不一樣的認知,帶來不一樣的反應。
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
碰上糗事、急事;遇到難事、爛事,都很正常。
但第一個反應如何,卻體現著一個人的見識和模式。
來源:視覺中國
遇糗事,不當真
被領導“張冠李戴”,也算糗事一樁。
但更糗的是,把領導「張冠李戴」。
我同事小趙,剛來團隊時,大夥私下已經告訴他,主管姓王。
但一次晨會上,輪到他發言時,小趙還是緊張地脫口而出:張主管…
意識到喊錯後,小趙的臉立刻紅到耳根,就算主管並不介意,他還是羞愧地無地自容。
晨會結束後,小趙整個人慌了,幹嘛都心不在焉。
有前輩安慰他:沒事,別往心裡去,大夥轉頭就忘了。
但小趙不這麼認為:大家肯定心裡笑話我,領導說不定也覺得我怠慢他…
想著想著,他又擔心起自己的前途,又害怕這事傳遍公司,便愈發惴惴不安。
實際上,領導者和同事們都不介意,也十分理解小趙不過是太緊張口誤了。
然而,小趙過不去心裡的坎兒,內耗了很久。
其實,工作上出點岔子、碰上糗事在所難免。
貼文#上班糗事合輯#中,就有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段子。
公司聚餐,咬了一口蝴蝶蝦,爆漿起司飆到老闆臉上;
入職第一天,不小心解散了工作微信群;
週末犯迷糊,在工作群和摸魚搭子吐槽工作;
找領導簽字,臨走時一甩胳膊,簽字筆劃破老闆的臉…
所以你看,生活中總有這種略帶幽默感的插曲。
大家笑一笑就過去,又不是什麼大事,不必往心裡去。
千萬別和我同事小趙那樣,一點事就當真,令自己陷入內耗。
作家王瀟說:“不要把自己綁死在工作上,職場也需要鬆弛感。”
學會調整自己的狀態,對待工作與生活,不要總是緊繃心裡的弦。
來源:視覺中國
遇急事,不慌張
在報社工作的幾年,我最佩服的,就是新聞組的劉主編。
新聞稿件,大都是追熱點,很急,但劉主編從不慌張。
一次,新來的記者,因為採訪過程中與當事人起了爭執,對方拒絕配合,原本當晚要發的稿子,怕是來不及了。
當時,整個團隊都蒙了,一邊埋怨記者同事,一邊擔心上司問責。
關鍵時刻,劉主編慢悠悠從辦公室出來,打個車就去了當事人那裡。
不知道他怎麼溝通的,反正最後人家乖乖配合,稿子如期發送。
還有一次,實習生的稿子暫時被撤,報紙眼見要開天窗。
大夥急得團團轉,劉主編定了定神,趕緊想了主題,聯繫了資深作者馬上開寫。
之後,他組織一夥人校對、排版,忙活到凌晨,終於順利交付印刷。
很多年後再回想起這兩件事,我依然感慨很深。
生活總有突發狀況,大事小事令人該接不暇。
再碰上點急事,人很容易自亂陣腳,越忙越沒有頭緒。
這時候,第一個反應一定是鎮定。
先讓自己靜下來,安靜了,思路就清晰了。
慌中出錯,靜中生智。
事來得越急,人越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