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兒子全職照顧失智媽媽4年,陪她睡覺幫她洗澡,當2歲小孩來疼愛

32歲兒子全職照顧失智媽媽4年,陪她睡覺幫她洗澡,當2歲小孩來疼愛
value101 2025-08-20 檢舉

在社群平台上,有個名為「植樹和袁妹妹」的帳號格外特別。

看帳號名,不少網友以為是情侶分享甜蜜日常的,點開才知道,這是32歲的青年張植全職照顧母親生活的記錄。

 

鏡頭裡,他為母親梳理出俏皮的“哪吒頭”,俯身整理衣襟的動作輕柔細緻;哄睡時輕拍後背的節奏、浴室裡調試水溫的專注——每一幀都定格著母子間最溫暖的樣子。

不過,也有人發出質疑:

“為什麼不出去賺錢,請個女保姆來照顧母親?”

“你一個成年男子,怎麼能給母親洗澡?”

“怎麼能和母親睡一張床,分開睡不可以嗎?”

 

但更多的網友表示:“你不知道你有多了不起,做了大多數人做不到的事情!”

這些溫暖的鼓勵,讓張植在疲憊時找到堅持下去的力量。面對不同的聲音,他也始終保持著平和的心態,因為在他心裡,照顧母親從來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生命中最自然的本能。

鏡頭之外,這對母子的故事,遠比我們看到的更動人……

 

當“媽媽”變成“袁妹妹”

2019年,一個悶熱的午後。從醫院婦產科退休的袁家鳳忽然拿出了掛在衣櫥裡的白大褂,對著鏡子反复摩挲,而後突然轉向兒子張植問:“你是誰?”

張植愣在原地,看著母親陌生的眼神,心裡泛起鈍痛。

自2013年起,母親袁家鳳就突然變得暴躁起來,而後記憶力一點點衰退。

剛開始,張植以為母親到了更年期,沒有太多重視。但自2019年退休以後,母親的狀況開始急劇下降,和別人對話的時候,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有時還會無緣無故地罵人。她堅稱家裡有小偷,將家裡的每一扇窗都鎖得死死的,拉上窗簾,然後把燈全部打開。

種種跡象讓張植的心揪了起來,他懷疑母親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想帶她去醫院檢查,母親卻極度抵觸。

有一天,張植接到了老家派出所打來的電話,說媽媽在超市裡「偷」東西!他的腦袋「轟」地炸開了。

在監視下,母親拿著超市的東西,轉頭就往外走。那一刻,張植心裡清楚,母親的病再也不能拖了。他連哄帶騙地把母親拖到了醫院。

確診額顳葉失智症的診斷書如陰霾般迅速籠罩了這個家庭。打開電腦搜索,張植才第一次知道,這種高發於50多歲女性的罕見性癡呆,與阿茲海默症緩慢喪失記憶力不同,進展極快,人的心智會迅速退化,直至臥床不起,且難以治愈。醫生診斷,從母親目前的狀況來看,剩下的時間不過5年。

 

從那以後,母親的世界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崩塌:她先是忘記「媽媽」這個角色,對著兒子露出既禮貌又疏離的笑;接著把「妹妹」掛在嘴邊,固執地用它指所有女性,甚至包括鏡子裡的自己。

「那我叫你袁妹妹好不好?」張植蹲下來,輕輕握住母親顫抖的手。

她眼睛一亮,像孩子得到新玩具一樣咯咯地笑起來。從此,「袁妹妹」就成了母子間的專屬稱呼。

不過短短兩年,母親的生活已無法自理。因為母親脾氣暴躁易怒,晝夜不停地失控。

張植找不到願意照顧她的保姆,就連父親和親戚也一致認為,應該將母親送至精神病院。

張植站在窗前,看著窗外簌簌飄落的梧桐葉,想了又想,大概,只有自己可以照顧母親了。

 

2021年10月,張植關閉了已經走上軌道的公司。

事業沒了可以重新開始,母親沒了,就再也找不回了。

他算了算銀行卡里的餘額,剛好夠母親未來3年的照護費用。此時,父親雖未與母親離婚,但拒絕照顧母親,張植只好把母親接來和他同住。

所有人都說張植傻,單身的他,帶著這樣一個母親,耗盡錢財,最終也不過陪伴幾年,失去的,卻是自己的未來!

而張植心意已定,要陪媽媽走完餘生。

 

24小時「守護者」:16項清單裡的生死時速

走進張植家中,玄關置物板上,「出門前上廁所」的紅色大字格外醒目。

旁邊是一張塑封的「睡前檢查」清單:反鎖門、留夜燈、清空垃圾桶、檢查廁所防滑墊……16項細節,每一項都是與風險博弈的底線。

張植生怕漏掉一項,因為對母親來說,一次小小的失誤,就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

 

櫥櫃裡,早餐午餐的時間精確到分鐘。因為母親對飽餓的感覺失靈,每時每刻都想要吃東西。他只能在母親無序的世界裡,盡量建立「有序」感。

 

每到飯點,他就從櫥櫃裡拿出母親專用的白色大碗,裝滿,再拿起桌上的核桃油倒進碗裡,然後掰開膠囊,將粉末撒進去。鈣片、魚油、各種營養品,都被他剪到只有指甲蓋大小。

 

「由於身體機能下滑,吞嚥能力變弱,稍不注意就可能噎著、嗆著,即便吃飯這樣的小事,對她來說,也可能是致命的。」這意味著張植對母親的照顧只能細而又細。

與吞嚥功能一同失去的,是母親的生理機能。即便時常提醒,她仍會每天尿濕褲子、鞋子,少則三、四次,多則七八次。

成都的冬天,室內沒有暖氣,在屋裡溜達的母親會突然停下來,一低頭,地上已經積了一攤水漬。張植趕緊將母親帶到浴室沖洗。首先換衣服就是個難事,裡三層外三層,因為冷,母親常常很抗拒。她的力氣特別大,等到洗完澡擦乾淨,張植自己也早已全身濕透了。

這些,便是母子倆每天重複的生活日常。

張植最害怕的,是母親生病。有一次,母親感冒了,走起路來搖晃著肩膀,像貓似的踱著碎步。但她仍不願停下來,來來回回地轉著圈圈。

張植只能一邊牽著母親,一邊煮飯。他一手拿油倒進小鍋裡,一手拿著鏟子快速地翻炒。也許是覺得太過無聊,母親甩開張植的手,想要離開。眼看鍋裡的菜要焦了,他只能單腳站立,抬起另一隻腳攔住掙扎的母親。因為醫生說過:“如果再摔一次,她可能再也起不來了。”

 

即便慎之又慎,也難免出現意外。 在母親57歲的最後一天,張植像往常一樣帶著她散步。可興奮的母親忽然猛地掙開他的手,跑向前去。

意外就在那一瞬間發生了!因為路面不平,母親直接摔出一兩公尺遠,之後嘔吐不止。看著母親虛弱地躺在病床上,臉上帶著硬幣大小的紅色印痕,張植自責不已。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