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冷知識:人生沒有低谷期,只有“低谷感”

她曾在應徵時被告知“我們只招收一名男性”,便直接提筆給台長寫信,一口氣附上五個“不應該不用我”的理由。
她的人生信條是:“如果你想要獲得什麼,就必須努力去爭取。”
95歲的她,每天到上海天文台上班,從未被年齡束縛。
正如古詩所言:“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
出發前的萬般思慮,都不如立刻踏出的一步。
人生擁有無限種可能,別讓預設的恐懼,成為你前進道路上的攔路虎。
即便選擇錯了,又如何?
路,是蹚出來的;對錯,是試出來的。
更何況,向前走一步,你可能會發現,那不過是一堵自己幻想的「心牆」。
來源:視覺中國
走出低谷感,人生處處是通途
有句話說得好: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誠然,即便困難重重,付諸行動依然是最好的破局之法。
與其困守於失敗和困境,不如透過實際行動來打破僵局。
去年11月,「李子柒回歸」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
在經過三年的沉寂後,她終於再次回歸,且一歸來新影片便播放量破億。
不少網友都在感嘆她的“王者歸來”,可其實這三年,是她漫長的低谷期。
三年前,她的事業可謂如日中天,粉絲超過1600萬,影片播放量更是動輒千萬乃至上億。
然而,她因為與合作公司產生糾紛而被迫停更,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之中。
正值事業紅火時遭逢變故,很多人也曾覺得她會一蹶不起。
不想,三年後,李子柒竟帶著「雕漆隱花,雕出紫氣東來」這部力作回歸。
她坦言,當年被迫停更、遭遇事業低谷,她也有過沮喪、崩潰,甚至是絕望的時候。
但她沒有放棄,仍在背後默默堅持。
在沒有更新的那幾年裡,她四處拜訪非遺文化傳承人,最後拜得尹利萍為師,學習雕漆隱花的技巧。
待找到機會回歸後,她將所學融入影片裡,再次創下事業佳績。
李子柒的經歷印證了一點,走出低谷,關鍵在於行動,即使是微小。
當我們專注於當下可掌控的微小一步,巨大的困境便悄然分解為可拾級而上的台階。
一步步穩穩前行,終能穿越黑暗,迎來新的可能。
王陽明更是用他親身經歷,證明了低谷也能成就高峰。
王陽明進入官場之後,一心為國,然而,當時的朝廷,奸臣當道。
毫無疑問,他成了眾矢之的,各種各樣的攻擊和侮辱蜂擁而至。
歷史上有多少賢者,在面對昏君和姦佞小人時,要麼選擇迎風而立傲然直面,要麼選擇退避三舍委曲求全。
而當王陽明慘遭姦佞小人陷害,深陷人生低谷時,他沒有貿然做出行動,而是選擇了耐心等待。
他既沒有選擇向奸臣屈服,與其沆瀣一氣,也沒有選擇「只求速死」來證明自己的一片丹心,而是用理智的堅持和忍耐為自己贏得了生機。
正是在這至暗時刻的沉澱中,王陽明完成了“龍場悟道”,開創了影響深遠的陽明心學。
他一生中許多最重要的成就,恰恰誕生於人生的低谷。
一個人身處低谷,困頓難免,但沉溺於困境,只會讓前路更顯暗淡。
真正聰明的人,不執著於一步登天,而是專注於眼前能做好的小事,踏出那微小卻堅定的一步。
正是這一步一個腳印的堅持,默默積蓄著向上的力量。
當你真正走出低谷的陰霾,便會發現,人生之路並非只有一條通途,而是處處皆可通往新的高峰。
來源:視覺中國
寫在最後
有句話說得好:“無論是誰,我們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各自的人生至暗時刻。”
在漫長人生路上,低谷似乎並非意外,而是每個人必然經歷的常態。
現實中,面對生活的艱難與看似的不公,人們難免抱怨,甚至認定自己就此沉淪,無法翻身。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真正拖垮我們的,往往不是低谷本身,而是那顆困於絕望、無法自拔的心。
當我們真正明白這一點,與自己的內心達成和解,低谷也就自然而然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