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告:中老年人缺鉀,身體會發出這5個“求救信號”,別忽視!

忠告:中老年人缺鉀,身體會發出這5個“求救信號”,別忽視!
value101 2025-07-01 檢舉

鉀,是身體維持生理平衡的重要微量元素,尤其對中老年人而言,它的地位更不容忽視。

 

一旦鉀的攝取或吸收出了問題,身體很快就會“鬧情緒”,而這情緒,不是心理上的不爽,而是從心跳到肌肉,從胃腸道到神經系統,都能翻起不小的波瀾。

一旦缺了鉀,身體會透過各種「訊號」提醒你,只是這些訊號有時候太過低調,容易被誤會成別的問題。尤其是上了年紀以後,各種「小毛病」一多,很多人就懶得分辨了。

 

1.沒來由的疲憊,可能不是老了,是缺鉀了

年紀大了,累一點、走路不動一點,好像也正常。但那種持續性的疲憊 ,就算沒幹什麼重活,也提不起勁,連說話都覺得費勁,和睡眠品質、心情都沒關係,那就得警惕了。

中老年人常把這種感受歸到“年紀大了”,其實很多時候,是肌肉功能下降 ,而這背後,很可能是鉀水平出了問題。

鉀是維持肌肉收縮的關鍵元素,缺鉀時,肌肉會變得軟綿綿,連基本的握力、站立都可能變得吃力。尤其是小腿、手臂日常使用頻率高的部位,最容易先出問題。如果你發現自己走路比以前更容易腿軟踩空感加重 ,該查查血鉀了。

 

2.心跳忽快忽慢,不一定是心臟本身的問題

心臟,就像一個節拍器,節奏穩定才有安全感。但鉀在這個過程中,可是「調音師」。它能調節心肌細胞的電位變化,並維持心臟的正常節律。一旦鉀水平不穩,心跳就會開始「變調」。

最典型的表現是心悸、心跳不規則 。沒有明顯誘因,坐著也會突然覺得心跳跳得快一陣慢一陣,甚至有時候像「漏跳」了一拍。這種情況在 夜間入睡前 最容易被察覺,因為那時安靜,感知更明顯。

如果心電圖查不出什麼問題,而你又有輕度高血壓服用利尿劑 等情況,那就得考慮是不是鉀流失了。

 

3.肌肉抽搐和麻木,不只是缺乏鈣才有的症狀

很多中老年人一出現腿抽筋 ,第一個反應就是「我是不是缺鈣了」。但醫學上,鉀、鈣、鎂這“三兄弟”,缺哪一個都可能搞出抽筋這事。如果只補鈣不補鉀,反而可能讓情況更複雜。

鉀在神經傳導中扮演「開關」角色,它能讓神經訊號順利傳向肌肉。一旦鉀不足,肌肉無法正常反應,就會出現抽搐、僵硬或麻木感

尤其是在晚上睡覺時,腿部肌肉突然緊繃、痛到醒來,是典型的表現。有時還會伴隨腳底發麻 ,甚至坐久了站起來腳掌踩地不穩,這些都不能忽略。

 

4.胃口變差、噁心、輕微腹脹,警惕腸道也在“抱怨”

鉀不僅關乎肌肉和神經,它也直接影響胃腸道的蠕動功能。鉀濃度低時,胃腸肌肉的興奮性也會下降,導致蠕動變慢 ,進而出現 消化不良輕微腹脹食慾減退 等表現。

尤其是一些患有慢性胃炎 或正在服用某些藥物(如利尿劑、糖皮質激素)的中老年人,一旦出現這些看似消化系統的小毛病,就要考慮是不是鉀的問題。別以為只是吃壞了肚子,長期低鉀還可能導致 腸麻痺 ,那可不只是吃不香的問題了。

 

5.情緒波動大、注意力不集中,神經系統也在警報

鉀對大腦神經的影響不如鈣和鎂直接,但它在維持神經細胞正常放電方面起著基礎作用。中老年人如果出現情緒波動明顯、容易焦躁精神不集中 ,甚至是輕微的 意識模糊 ,也不能完全歸咎於「老年狀態」。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