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不除,越積越毒!小滿前後吃1菜1花祛濕,整個夏天都舒坦

小滿之後,全國多地的天氣將越來越熱,雨水也多而密。
相信大家最近也感覺到了,雨一直下個不停,悶熱得很,人體內的濕氣也變重了,很容易感到不舒服。
圖源:壹圖網
濕邪被稱為「萬惡之邪」。濕氣重的人,脾胃功能欠佳、身心疲勞,久而久之,免疫力容易下降,各種病也跟著找上門。
那麼,此時養生的主旋律,自然是以祛濕為主,同時兼顧清熱、降火。
吃1菜:艾葉
臨近端午,有種野菜正當季,那就是艾葉。
俗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艾葉素有「百草之王」的美譽,有祛濕、溫經、散寒之效。
艾的用途很廣——
入藥 可煎水內服,也可外用泡腳、艾灸,或搗汁用來驅蚊。
圖源:壹圖網
入膳 ,可以做成各種美食。
可作為蔬菜,與雞蛋或肉炒著吃,鮮香誘人;
用來煮粥、水煮蛋、泡茶、煲湯;
做成艾葉糍粑、青團等。
不過要注意的是,艾葉性溫,如果體內本就有“火”,此時食艾無異於火上澆油。
因此,陰虛(五心煩、口乾舌燥、舌紅少苔、大便乾結)、有實熱(咽喉腫痛、口乾口苦、舌紅苔黃、大便乾、小便黃)、肝陽上亢(頭暈頭痛、耳鳴、面紅目赤、易躁易怒)人群,不宜食艾。
此外,過敏體質族群不建議吃艾葉,以免引起皮膚搔癢、起疹子。
產婦容易氣血虛,可以吃艾葉,但不宜太多,因為艾葉有小毒,過量可能影響哺乳。
吃1花:槐花
五月槐花香,槐花不只香,還是一種藥食同源的保健佳品。
槐花能清熱,能祛濕。天氣炎熱,大家可以試試這兩種槐花養生飲-
槐茅飲: 槐花(或槐米)、白茅根各10~15公克,加水煮30分鐘,代茶飲。
槐花清肝飲: 槐花(或槐米)、夏枯草、菊花各10~15公克,加水煮30分鐘,代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