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捧上天的5種保健品,其實坑錢又傷身,勸告父母:謹慎購買

1、酵素
保健品市場經典產品「酵素」可謂是常青樹,至今仍有不少人慕名購買,以為可以養顏排毒、去宿便......其實也就是聽起來像模像樣。所謂的酵素也就是各類酵素的總稱 ,這些酵素本質上屬於蛋白質,攝取後會被身體迅速消化吸收,且起不了什麼作用。
2、魚油
魚油被譽為預防血脂、血栓的保健聖品,其中有效成分大家也不陌生,就是Omega-3脂肪酸 ,但要起到改善血管的作用,單靠口服魚油可不夠,多吃還可能引起腹瀉、噁心甚至出血風險。
3.護肝片
護肝片其實不護肝,這些保健品有效成分就是水飛薊素 ,可以減少肝細胞炎症,同時起到修護作用,但並非人人適合吃,研究發現水飛薊素可以修護已發生產生的肝傷害, 並不能提前預防 。而且正常人長期吃還會增加肝臟負擔。
4、蜂膠
被稱為抗癌補充劑的蜂膠也一度受到市場追捧,但仔細觀察配料表會發現,蜂膠的主要成分就是蜂蜜分泌物、樹脂和蜂蠟,比起抗癌,對蜜蜂進行填充蜂箱空隙的作用更大,而且癌症是綜合因素造成的結果,靠單一食品作用不大。
5.冬蟲夏草
無論是價格還是保健功效,冬蟲夏草都被賦予了極高的價值,但如果了解的人就會知道,冬蟲夏草其實是蝙蝠蛾幼蟲被蟲草菌侵染形成的,本身也沒啥好東西,至於商家所說的富含蟲草酸還是蟲草素,都沒有確切研究發現,而且長期食用還會導致砷過量中毒,危害健康。
四、保健品購買需謹慎!
• 保健品別跟風買,最好先諮詢醫生 ,明確自身健康需求,再針對性購買;
• 保健品最好買正規藥局或商 超出品的,售後有保障;
• 不用迷信保健品功效,健康的生活方式 比吃保健品更重要;
• 身體不適一定要去 醫院治療,保健品不是藥,不能取代藥品。
家裡如果有老人,或是自身有買保健品需求的,最好擺正心態,別把保健品當作事後藥,不然花了錢也補不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