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的人,晨起喝1杯「除濕水」、睡前按2個「祛濕窩」!陳年濕氣嘩排,脾胃也變好

濕氣重的人,晨起喝1杯「除濕水」、睡前按2個「祛濕窩」!陳年濕氣嘩排,脾胃也變好
value101 2025-08-05 檢舉

 

圖源:壹圖網

除了飲食祛濕外,大家還可透過按揉穴位法來祛濕。

睡前常拍2“祛濕窩”,健脾祛濕頂呱呱!

1、陰陵泉穴

陰陵泉穴,是脾經上管理身體水液的穴位,同時也是人體重要的排濕大穴,在臨床上有「健脾利濕第一穴」 的說法。

常按揉陰陵泉穴,可健脾化濕,解決體內有「濕」或水腫的問題。

取穴:在膝蓋下方,沿著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處。

 

圖源:家庭醫生自製

操作:以陰陵泉穴為中心,用拇指順時針、逆時針旋轉各揉3~5分鐘。若能同時配伍按揉足三里穴、承山穴、豐隆穴,健脾祛濕的效果更佳。

Tips: 按揉以上穴位時,會有明顯的酸脹感,堅持按揉一段時間後酸脹感減輕,這是濕邪漸散的徵兆。

2、委中穴

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經,而膀胱經作為人體最大的祛濕排污通道,委中穴是這個通道的排污口。

若此處不通暢,濕氣便排不出去,就會導致關節炎、腰痛等疾病的發生。

因此,在拍打委中穴時,大家可同時配伍拍打腋窩的極泉穴、肘窩的曲池穴,能增強祛濕效果。

取穴:膝後區,膕橫紋中點。

 

圖源:家庭醫生自製

具體操作:每週或隔週膕窩處連續拍打5~10分鐘,會出現青、紅、紫、黑等類似刮痧時的出痧反應。

運動,最簡單的化濕法!

運動,也是不錯的去濕方法。濕氣重的人,平常就該多運動,否則體內積聚的濕氣會越來越多。

當你運動時,就會激發出人體陽氣;陽氣充足了,脾胃運化功能也會隨之增強,進而減少體內水濕停滯。

 

圖源:壹圖網

同時,運動時會流汗,有助於濕氣隨汗水一起排出體外,進而達到祛濕的作用。

運動化濕,大家可以選擇慢跑、走路、練八段錦等中低等強度的運動。

要注意的是,運動時不要太過激烈,也不宜運動到大汗淋漓,建議以微微出汗為宜。

若出汗過多,又未能及時擦乾或及時更換衣服,也會招致濕邪入侵。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